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0章

这些人发迹的故事,想必早就在民间流传。

陈胜从军之后,在军中也很可能听说。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当作茶余饭后的渔樵闲话,陈胜却&ldo;下载存盘&rdo;。

因此,当他的记忆被造反的念头激活时,那句话就脱口而出了。

这并没有错。

他的错误,是不该操之过急。

实际上,陈胜的称王是有人反对的。

反对的人,一个叫张耳,一个叫陈馀。

他们都是魏都大梁(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魏国灭亡后,两人隐姓埋名避难在陈。

这样两个人,对于陈胜的反秦,当然大力支持。

但陈胜称王,他们却不以为然。

张耳和陈馀认为,当务之急不是自己称王,而是复兴灭国。

恢复已亡六国的好处,是&ldo;自为树党,为秦益敌&rdo;,也就是把秦的敌人弄得多多的,自己则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那个时候,就不是称王,而是称帝了。

可惜陈胜听不进去。

历史证明,张耳和陈馀是对的。

因为成大业者,一定要沉得住气,并广结善缘。

抢先称王,则不能为自己树党,反倒为自己树敌。

所以,元末群雄并起,朱升为朱元璋的设计,便是&ldo;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rdo;。

结果怎么样呢?

朱元璋成功了,等待陈胜的却是失败。

张耳和陈馀,也只好另立山头。

劝说陈胜无效后,陈馀便建议出兵占领赵国旧地。

这个建议倒是被陈胜采纳,于是令陈人武臣为将军,张耳和陈馀为左右校尉,率兵北上。

这时,又一个风云人物出场了。

这个人叫蒯通。

蒯通是范阳人,也是纵横家。

纵横家的本事,是&ldo;三寸之舌可敌百万之师&rdo;。

后来蒯通去游说韩信,就差一点把楚汉相争变成三国演义。

不过,他之后虽然在韩信那里碰了钉子,这一回小试牛刀,却大获成功。

当时的形势,是武臣的军队从陈县出发,由白马(在今河南省滑县)渡过黄河,依靠各处豪绅贤达的策应,攻城略地,一口气插到了范阳(在今河北省定兴县)。

沿途抵抗义军的十几个县令,当然统统都被杀了。

蒯通闻讯,便去面见范阳县令徐公。

徐公问:先生有何见教?

蒯通说:一来吊唁,二来贺喜。

徐公说:为什么吊唁?

蒯通说:因为大人快要死了。

相邻小说
斗罗之活到大结局  炙夜初体验  总裁是我心上猫[娱乐圈]  终极大帝主  麻辣保镖  浅欢深爱,应少轻点宠  这只蜘蛛不大甜  创世洪荒诀  诸天血芒  阴人禁地  盘马斗英雄  我和我的土匪奶奶  阴阳师日记  血缔  不还钱我要咬人啦  我看老板不顺眼  余生悲欢皆为你  东史郎战地日记  重生夫妇掉马日常  盲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