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3章

&ot;命&ot;这个字被刘邦说出来,更有说服力。

就是这么一个人,如果不是秦末农民大起义,如果不是陈胜的那句&ot;王侯将相宁有种乎&ot;的呐喊而让无数布衣放下了平民&ot;与王侯无缘&ot;的包袱参加了他的队伍,他怎么可能打败项羽,夺取天下?!

要知道,在他之前,是根本没有任何一位平民能当上王的。

实事求是地说,这位被历史上许多人称之为无赖与私生子的人把&ot;皇帝&ot;做得倒是不错。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函谷关,子婴迎降于轵道旁,统一天下不到十六年的秦朝溃灭。

四年后,刘邦大会诸侯,围项羽于垓下,西楚霸王自刎乌江,楚亡汉兴,天下至此初定。

第二年,皇帝刘邦置酒洛阳南宫,问了群臣这样一个问题:&ot;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ot;秦、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即使出身草莽如刘邦者,也在反思一个帝国的兴亡之变和长治久安之道。

早在破秦之初,刘邦把亡秦之因归于&ot;苛法&ot;。

当高起、王陵把成败关键归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刺激时,刘邦则自我总结为善用人才。

以暴力推翻了旧政权,却不能用赤裸裸的暴力来证明新政权的合法性,与此同时,出身低微的统治者也必须利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思想体系,来指导施政方针的制定与执行。

这个时候,萧何站了出来。

在刘邦忙于与诸侯周旋时,汉帝国的内政全由萧何负责。

萧何出身秦吏,职业背景必然影响他的执政思路。

同时,萧何对秦依法为治的高压政策所引起的极端后果也了然于胸。

为了重建汉帝国的统治秩序,萧何从自己最熟悉的秦制、秦律中吸取了大量资源,但着眼点仍放在镇抚百姓、休养民生上,其制度建设尽量适应社会条件与群众心理。

当然,萧何执政,还谈不上自觉总结施政思路,寻求理论指导,更多是出于职业本能反应与经验感知。

后来,曹参代萧何为相,选用厚重长者为从吏,宽厚驭下,以清净无事为要。

曹参的政治路线很明确:严格遵循萧何所规划的典章制度,尽量少生事端,竭力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从这一点来看,刘邦的任命又是何等的英明,这和他经常自诩的善于用人有着必然的联系。

也正是这样高瞻远瞩的两道遗嘱,使汉朝历史有了七王之乱,更有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刘姓江山。

当然,除了七王之乱的疏漏外,开国皇帝刘邦的遗嘱还有一个疏漏:他所选的接班人以&ot;不扰天下&ot;的无为政策治理大汉帝国,但这绝非长久之计。

因为当帝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必然要转变。

自然,如刘邦所言,这并非是人所能预料到的事。

只过了不到七十年,使汉朝衰落的一位皇帝就诞生了,他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遗嘱:生死关头的抉择

从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汉武帝的确不是庸才;但从大汉帝国的立场来讲,他则是一个最合格的祸害。

和秦始皇一样,他在晚年犯下了无数错误,包括诛了自己的三族。

但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并将后事安排得恰到好处。

相邻小说
修仙之桃夭追夫  攻略男二续命  天剑流影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王者荣耀之最初的荣耀  尤菲  司少的独宠新妻  欢喜冤家:腹黑校草别胡来  特种兵之至尊高手  陈三传  回档人生  太傅的绯闻公主  末日守护  终极病毒  超级娱乐皇朝  然后迷恋  带着淘宝穿七零  野人部落  尝宋[美食]  蓝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