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9章

后人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汉武帝是&ot;晚而改过,顾托得人&ot;,并且说,这一举措的正确性与长远性都被历史证明。

后人认为,汉武帝没有走上秦始皇的老路,全在此。

托孤之事,古已有之,但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到汉武帝之前就没有发生过。

这里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第一,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皇帝很少,还没有皇帝可以碰到托孤所具备的一些条件和背景。

第二,从意识形态上来讲,&ot;托孤&ot;只有在儒家&ot;人性本善&ot;的基础上才能做得,才可做得。

汉朝在汉武帝前不过是秦朝的延续,儒家思想并不占主流。

先期是法家,后来是道家。

一直到了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后,汉朝才真正地推行起了儒家思想。

第三,汉武帝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

但是,汉武帝这种&ot;死马当成活马医&ot;的做法确实成功了。

这从后来的历史可以得到答案,另外,当时的汉朝也有了这样的氛围。

托孤最为著名的大概就是西周初年的武王托孤于周公旦。

儒家的经典对周公辅政之事深信不疑又津津乐道,西周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归功于周公的辅政,周公因此而成为儒家最为敬佩的古代圣人之一,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化身。

所以,汉武帝托孤霍光时,先是赐给他《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后来又在临终前明确嘱咐他&ot;行周公之事&ot;,可知此事既为现实所需要,又是援引古例。

而这种情况若是发生在秦朝是绝对不可能的,或者说,就是发生在刘邦时代也不可能。

但可发生在以独尊儒术为基本国策的汉武帝的身上,应当说有其思想上的必然性。

它除了说明汉武帝本人深受儒家文化教化以外,还反映出当时西汉朝廷的政治及其社会生活深受儒家的影响。

如果不是这样,汉武帝不可能想到这个托孤方式,即使他能提出,在他死后,当时的人们也不会认可这种方式。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论述一下中国自有皇帝以来的第一位皇帝和第八位皇帝的相通之处。

第一位皇帝自然是秦始皇嬴政,而第八位就是汉武帝刘彻,同时,他也是西汉王朝的第六位皇帝。

历史上经常说&ot;秦皇汉武&ot;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在许多方面很像秦始皇:秦始皇招神弄鬼,汉武帝也招神弄鬼;秦始皇想把匈奴灭绝,遣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打匈奴,长驱匈奴七百里,汉武帝也与匈奴势不两立,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三次发动对匈奴大规模战争,使匈奴退却一千多公里;秦始皇废藩置县,立严刑峻法,以残酷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则以&ot;推恩令&ot;削藩,任用酷吏抑制豪强和镇压反抗,动辄诛杀夷族,血流成河;秦始皇穷奢极欲,建阿房宫,筑骊山墓,耗费无数,汉武帝也是荒淫享乐,劳民伤财,他在秦代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基础上大肆扩建,占地达三百余里,内有连绵的亭台楼阁和人工湖泊,蓄养着大批宫女歌优,直至武帝晚年,上林苑的土木工程都没有间断过;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强权控制思想文化,汉武帝则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有破有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专制主义。

两个皇帝所面临的形势竟然也惊人地相似。

秦朝通过多年战争,实现统一,接着秦始皇继续他的大作为,国力已是强弩之末。

汉朝到了武帝晚期时,也是国库空虚,乱民四起。

但是,秦朝自秦始皇后二世而亡,汉朝自汉武帝后却又有中兴之气。

关键就在于:秦始皇非但不懂得如何看清时势,更没有把遗嘱问题解决好,汉武帝恰好相反。

汉武帝应该庆幸,多亏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刘邦从他那里汲取到经验教训,为汉朝的强盛做出了正确选择;汉武帝晚年虽然邯郸学步,但关键时刻,还是改弦更张,没有重步秦始皇的宿命。

相邻小说
野人部落  天剑流影  特种兵之至尊高手  回档人生  尤菲  蓝与黑  尝宋[美食]  太傅的绯闻公主  终极病毒  末日守护  超级娱乐皇朝  陈三传  修仙之桃夭追夫  欢喜冤家:腹黑校草别胡来  王者荣耀之最初的荣耀  然后迷恋  带着淘宝穿七零  攻略男二续命  司少的独宠新妻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