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2章

在贞观前期,李世民认真总结历代帝王的治败原因,大力推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在政治上知人善任,坚持法治,虚怀纳谏,以史为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社会经济得到复苏与进一步发展。

历史上称贞观前期&ot;风调雨顺,年登丰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ot;,并非虚妄。

但到了贞观后期,弊端就出现了。

这当然还是李世民的&ot;功劳&ot;。

贞观十三年(639年)五月,著名的谏臣魏徵就跟他说,您现在&ot;善始而不能克终者&ot;已经有十多处了。

并且将这十多处一一罗列出来:贪求珍宝,轻用人才,不愿纳谏,亲近小人,好尚奇异,疏远人才,沉溺田猎,待下严苛,荒怠政事,劳民伤财等。

魏徵向来是个小题大做的人,但无风不起浪。

李世民在贞观后期的缺点的确与前期有天壤之别。

但毕竟,李世民是个英明的帝王,和汉武帝一样,他对于晚年自己的缺点与过失并不隐瞒,而是在给李治的遗嘱中作了无情的自我批评,并且告诉李治,千万不可学我。

若学我,就要学我的优点,至于缺点万万不可学。

大概&ot;一个有大功的人必有大错&ot;是一规律,或者说,是一定律。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这一定律的实践者。

值得庆幸的是,有大过后,有的皇帝敢于承认错误。

而有的则选择了一直错下去。

李世民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太特殊,首先,他杀兄夺太子之位,逼父夺皇帝位,落下了臭名,但励精图治,将大唐帝国推向了我们今天仍津津乐道的盛世巅峰,又在巅峰上自得意满,险些坠入深谷。

总取笑秦始皇与汉武帝相信丹药,自己却以身试法,乐此不疲,最终还死在这上面。

有人说,李世民的一生都是在危机中度过的,在秦王位时,他担心哥哥李建成成为皇帝后杀掉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

在做皇帝的前期,很怕别人提到他对哥哥与父亲所做的一切,出于赎罪的心理,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大唐帝国。

在当皇帝的后期,他又担心李治不能担当大业,而苦苦求索苦苦训导。

他对李治未来的设计不仅仅是在铺路上,在铲路上他也颇下苦功。

铲路行动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进行了全面的太子教育,但由于李治忠厚温良的品质已形成,李治是否能面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是否能让跟随自己的大臣心甘情愿地辅助李治把&ot;贞观之治&ot;进行下去,这一切,使他对李氏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尽己所能为太子李治尽可能扫平前进途中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问题,二是外部安定。

在外部安定上,李世民四面出击力图扫平威胁李氏政权的边疆隐患。

跟少数民族打仗,向来是唐朝的拿手绝活。

相邻小说
回档人生  尝宋[美食]  蓝与黑  陈三传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然后迷恋  特种兵之至尊高手  攻略男二续命  野人部落  末日守护  带着淘宝穿七零  天剑流影  王者荣耀之最初的荣耀  尤菲  修仙之桃夭追夫  欢喜冤家:腹黑校草别胡来  终极病毒  太傅的绯闻公主  超级娱乐皇朝  司少的独宠新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