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9章

康熙的遗嘱,有很大的冒险性,如果不是雍正在位十三年后死亡,乾隆能否坐上那个皇帝宝座还真是个未知数。

大清朝对汉族文明的熟悉程度与熟练程度远远不能与汉族王朝相比。

大概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出的差错很小。

即使如康熙皇帝犯了那么大的错误而导致了皇子们的争斗,但皇权交接仍然平稳地过渡了。

一般人都认为,康熙、雍正、乾隆是一体的。

三个皇帝构成了清朝最为鼎盛的政治格局。

如果说,康熙一朝是开创时期,那么,雍正一朝就是向着鼎盛过渡的时期,而乾隆一朝则到达了大清的兴盛之巅。

由于康熙一朝处在创业时期,所以,政尚宽大,到了末年就必不可少地出现了许多弊政,还好有雍正严厉整饬,他的一系列政策又为乾隆朝的兴旺发达创造了条件。

后记

《帝王遗嘱》完毕,我险些写了遗嘱。

不过即使这样,我也很庆幸,因为我没有江山,也没有儿子,如果真要写遗嘱,至多不过是:我的朋友们,晚上我会经常来找你们的。

陈凌云先生对我说,帝王在临死前到底都说了什么,他们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选择的接班人是他而不是他?我觉得这话太绕舌,在翻阅各种关于帝王弥留之际的资料时,我发现,他们在临死前也不过是凡人,他们很害怕死,但又不得不死。

但是,他们到死也不肯当一个凡人。

所以就有了&ot;遗诏&ot;这种东西,我们当然不能当真,因为在任何皇帝的遗诏中,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现在就要返回天国,交代一下自己在人间解救苍生的过程。

我发现,帝王真正寻找接班人的时间,就是他觉得自己要死的那个时间。

一旦他觉得自己要死了,他就开始运转思维,开始寻找接班人。

可是每个帝王的思维都不一样,有的帝王考虑的是接班人自身的素质,而有的帝王考虑的是接班人身边的人的素质,更有的帝王考虑到的是接班人能不能震慑住曾经跟随过自己的部下。

于是,帝王寻找接班人并确立接班人的过程就是一部血腥史,或是残暴或是温柔,都不可脱离开&ot;血腥&ot;二字。

写《帝王遗嘱--破译皇权的更替密码》期间,我一直在流浪。

不仅仅是身体的,还有思维的。

当我看到他们遗嘱起到作用,接班人正式登台后发生的一系列就是他们入地狱也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时,我真有些想笑他们笨蛋的意思。

但是,我不能,也不敢。

帝王的思维永远与我们凡夫俗子不同,他们当时到底在想什么,我在文中已有叙述,或是真的,或只能是猜测。

因为此一时彼一时,我实在不知道几百年前几千年前拥有着整个江山的帝王们到底在想什么。

我只知道,挑选一个接班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些时候,大都是一种感觉,帝王自然也不例外。

相邻小说
司少的独宠新妻  修仙之桃夭追夫  然后迷恋  末日守护  天剑流影  陈三传  王者荣耀之最初的荣耀  欢喜冤家:腹黑校草别胡来  尝宋[美食]  尤菲  带着淘宝穿七零  开国上将刘亚楼与高层人物  超级娱乐皇朝  特种兵之至尊高手  蓝与黑  回档人生  太傅的绯闻公主  野人部落  攻略男二续命  终极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