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3章

中国的皇帝如一个急躁的孩子,他想在一天之内把世界上所有的游戏都玩上一遍。

在&ldo;百日维新&rdo;的103天中,帝国整个官僚衙门完全陷入了繁忙混乱之中,整个帝国也为之狂癫‐‐没有人认为自己在变革之外,因为,帝国官制的任何变动都意味着有人或者升迁或者被罢免,而帝国军制上的变动关系到官兵养家糊口的饷银的发放,废除八股文的消息更令全国的举子们惊慌失措,因为他们多年苦读所积累的&ldo;高考&rdo;经验突然没用了,而商业政策的变化令普通的市民连夜计算一下自己可能的得失。

为了避免保守派的干扰,康有为建议皇帝&ldo;乾纲独断&rdo;,意思是所有的文件不要通过各级衙门讨论,而是直接命令衙门执行。

光绪皇帝的变革令涉及经济、文教、军事和政治等帝国政体的各个方面,其中经济体制变革令有七十多件,包括鼓励民间对农工商业的投资,大力发展铁路和矿业,发展银行,减免税收,变革财政制度,等等。

文教变革令八十多件,明令变革过去按照书本选拔人才的方法,规定以后的考试要考三场:一为历史政治,二为时务策略,三才是四书五经。

要求大办中西文化兼备的学校,特别是科技专科学校,要求王公贵族们&ldo;出国游学&rdo;。

军事变革令有二十多件,要求裁员精兵,开展现代训练。

政治变革令最多,达九十多件,包括精简机构,裁减官员,点名立即撤销的衙门就有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

同时鼓励&ldo;官民论政&rdo;,这一条最令中国人感到新鲜,因为中国的法律是不允许民间和下层官员议论国家政治的。

这条变革令下达后,民间的奏折一下子如雪片飞来,几天之内,仅经都察院转上来的关于对国家政体变革的建议就达七百多件。

帝国的官员对民间议政不习惯,有意无意地表示着不同意见,或者干脆扣押不送,结果被皇帝一下子撤了一群官员,其中包括把李鸿章&ldo;逐退&rdo;。

光绪皇帝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想决定帝国由什么人来管理,他想决定帝国该有什么样的声音。

这是帝国最要害的统治权力的关键。

慈禧绝对不允许。

变革仅仅开始五天,慈禧突然宣布了她的三道指令:一、以后凡是任命二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得到她的批准;二、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三、罢免翁同龢的官职。

晚清时代,帝国最高权力掌握者光绪皇帝和没有任何明确权力职位的慈禧太后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微妙最奇特的国家政权关系形式。

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在变革开始后的每一天,无论天气如何,光绪都要亲自到慈禧那里去禀报,每次都在慈禧的门外跪着,等待慈禧恩准他进见。

慈禧的太监们故意刁难皇帝,每每拖延向内传达的时间。

太监们觉得看着皇帝在白玉台阶上跪着的神态很有趣。

慈禧对光绪的态度总的来说是和蔼的,但是皇帝永远也不敢抬头看一眼慈禧的眼睛。

慈禧的第一道令是在明确地告诉皇帝,帝国官员的任免权属于她。

第二道令是在明确地告诉皇帝,国家的&ldo;军事指挥权&rdo;属于她‐‐其中对荣禄的任命后来竟然真的关乎了她的生死。

相邻小说
末世炮灰女配发芽了  方先生的小宠妻  穿到剧情开始之前  情敌全都不对劲  大国海盗  李敖谈鲁迅  无法逃离的纠缠爱恋  空气控制者  99次心动,情迷首席纪先生  白月光的攻略手册  [综漫]悠仁,我开小号养你啊  我可能活不过三章  帝君他眼瘸  纵横江海  曾经的你  嘉庆皇帝  我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站姐  割舍  [综漫]总有人脑补我的马甲们针锋相对  老夫老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