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7章

义和团的队伍中,还有引人注目的女兵,这便是源于天津的著名的&ldo;红灯照&rdo;。

史料称,天津红灯照,&ldo;皆十八九岁处女为之&rdo;。

这个年龄的姑娘正是处在无论穿什么都耐看的好年华,更何况自从加入了义和团,师兄们便把她们认真地打扮起来,以显示&ldo;中国女人的风采&rdo;:个个头裹红巾,腰扎红带,绛色裤褂,大领双脸鞋,头巾上写&ldo;协天大帝&rdo;四字,红兜肚上写&ldo;护心镜&rdo;三字。

走路时左手持红巾,右手持红扇,亦有提红灯者,沿街走来如舞蹈状,前后有力士护卫。

&ldo;红灯照&rdo;的首领之一是个叫&ldo;翠云娘&rdo;的姑娘,江湖卖艺出身,在上海街头表演的时候被洋人巡捕抓去,在租界的牢房中受到侮辱,她对洋人的仇恨比任何一位红灯照都深,于是她的打扮也更不一般:&ldo;周身锦缎,衣履一碧,双足纤小,貌益艳丽。

&rdo;红灯照的姑娘们敢作敢当,她们高举着写有&ldo;守望相助&rdo;四字的大旗上都明确标出&ldo;某村某铺&rdo;的地址,她们要让世人一看就知道这群&ldo;不爱红妆爱武装&rdo;的女子们来自何方。

封建社会里,&ldo;女人下贱和污秽&rdo;的观念使帝国底层妇女始终挣扎在非人的生活状态中。

终于有这么一天,她们,年轻的、对未来生活还没有完全绝望的,甚至依稀有着美好想像的贫苦女子们,终于有了和男人平起平坐的机会。

她们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勇气,可以不再受肉体的饥饿和欺侮、精神的压抑和束缚,可以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是一个&ldo;人&rdo;。

于是,她们纷纷不顾父母的拼死反对,结伴冲出家门,融入到那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之中了‐‐&ldo;津郡女子多有练习红灯照者,父母不能禁,常夜半启门,不知所往。

有数日始返,有一去不复返,其返者,询何往,则曰至外洋焚洋楼也。

&rdo;(佚名:《天津一月记》,载《义和团》。

)这些年轻的姑娘们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时光,她们光彩照人的青春活力和极其悲惨的命运结局,凝固成帝国历史上一段永远说不完忆不尽的凄美往事。

红灯照的女子们和义和团的年轻农民们,他们所能得到的关于人生、关于是非、关于信仰的&ldo;教育&rdo;和&ldo;启发&rdo;几乎都是来源于中国戏剧中的故事和人物。

中国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庞大的戏剧观众,同时,也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戏剧&ldo;演员&rdo;。

中国人有在其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ldo;做戏&rdo;的强烈本能和能够不自觉地生动到细微之处的优秀的&ldo;演技&rdo;。

中国的戏剧艺术发源于何时,是一个很难考证明白的问题。

按照一般理论的说法,中国戏剧的产生晚于希腊的悲剧和印度的梵剧。

关于中国戏剧的起源众说纷纭,或说出于巫,或说出于优,或说出于傀儡,有人甚至说中国的戏剧不是&ldo;土产&rdo;而是来源于印度。

无论如何,戏剧从发端来讲来自于民间,它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为了娱乐大众,因为它比任何借助文字的艺术形式更能接近大众和被大众所接纳。

汉代以前,中国的农夫就已在农闲的时候&ldo;自编自娱&rdo;了,农夫们的&ldo;演出&rdo;中已经出现了&ldo;人物&rdo;和&ldo;情节&rdo;,不再单单是某种祈祷的形式。

汉代的宫廷出现了&ldo;弄参军戏&rdo;,是一种歌舞和杂技混合的表演。

南北朝时出现了&ldo;踏谣娘戏&rdo;和&ldo;大面戏&rdo;,所谓&ldo;大面&rdo;就是面具,至今京剧行当中依旧把面具叫做&ldo;大面&rdo;,而戏曲的脸谱正是从&ldo;大面&rdo;演变而来的。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戏剧的演出更加繁荣多样,后唐庄宗皇帝就是一位戏剧爱好者,经常粉墨登场,还给自己取了个&ldo;艺名&rdo;,叫&ldo;李天下&rdo;。

唐宋两代,&ldo;话本&rdo;、&ldo;百戏&rdo;、&ldo;鼓子词&rdo;、&ldo;影戏&rdo;、&ldo;杂剧&rdo;等应有尽有。

元代的&ldo;杂剧&rdo;无论是剧本的文学性和舞台的表演性,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戏剧的高峰。

清朝戏剧文化的特点是各种地方戏剧种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艺术风格和演出程式,如安徽的徽腔、陕西的秦腔(西皮)、江西的弋阳腔以及湖北的二黄等。

乾隆年间,二黄和西皮传入北京,糅合徽腔,演变成京剧,号称&ldo;国剧&rdo;,其兴盛延续至今。

无论是什么样式的中国戏,其演义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纯粹的中国土产,它表达着中国人最普遍的生存观念,充满了中国人对生活的道德评判。

中国戏剧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寄托对&ldo;神&rdo;和超自然力量崇拜的&ldo;神怪戏&rdo;。

这种戏把所有的&ldo;神&rdo;与&ldo;怪&rdo;都赋予了人间色彩,它让观者在观赏中获得逃离艰难现实进入另类世界的松弛的瞬间;二、表现帝王宫廷生活和古代英雄忠烈的&ldo;官戏&rdo;。

它让最贫贱的农民可以毫无遮拦地窥视到神秘的帝王后妃与普通人毫无两样的生活细节和精神骚动,让最广大的平民百姓能够在几乎&ldo;半神化&rdo;的人物命运的悲欢变化中体味善恶忠奸的道德教化;三、描写平民生活的写实戏剧。

其人物和故事都饱含着下层民众的嬉笑和泪水,这种戏常常夸张地放大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善意的讽刺和鞭笞,对恶势力的&ldo;丑角化&rdo;和对弱者的&ldo;神圣化&rdo;都是这类戏剧的特征。

无论是何种悲剧喜剧,中国的戏剧均带有中国人坚信不疑的因果报应的结局,令所有的观者都恍惚觉察到无数洞察一切的幽灵正在锣鼓丝弦中漫天飞舞‐‐潜移默化、幻影重叠、间离效果、另类参照‐‐千百年来帝国纷繁复杂沉重哀伤的人生都可以在帝国乡村暗夜时分打谷场上幽暗的舞台中央呈现出来。

相邻小说
情敌全都不对劲  方先生的小宠妻  纵横江海  李敖谈鲁迅  嘉庆皇帝  老夫老欺  [综漫]悠仁,我开小号养你啊  割舍  帝君他眼瘸  我可能活不过三章  我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站姐  [综漫]总有人脑补我的马甲们针锋相对  大国海盗  99次心动,情迷首席纪先生  空气控制者  曾经的你  穿到剧情开始之前  无法逃离的纠缠爱恋  末世炮灰女配发芽了  白月光的攻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