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8章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娱乐方式能像戏剧一样带给中国人如此大的自我欢娱和教化作用。

即使是再穷的村庄,每年也都要&ldo;请戏&rdo;,这是一件十分严肃和重要的事情,往往提前许多天,乡绅们就开始为诸如&ldo;哪个班子的行头好&rdo;、&ldo;哪个班子的扮相俊&rdo;而开始集会讨论,筹集金钱。

戏班子来了,场院里摆好条凳,那是乡绅们的专座。

所有的人都有前来观看的自由,在中国的乡村,即使是没有为筹措演出费用出过一文钱的最贫苦的人以及外村闻讯而来的人,甚至是恰巧路过的流浪汉,都有权站在戏台下随着台上的剧情痛苦或欢乐。

中国乡村的戏剧演出没有售票制度。

中国戏剧和西洋戏剧的最大区别似乎不是舞台上的艺术形式而是舞台下的观众行为。

中国戏剧的演出场所往往与中国戏剧纯净纤细的美学特征产生剧烈的冲突‐‐在拥有最广大戏剧观众的乡村,演出场所的脏乱简陋让所有的西方学者都对这样的环境居然能够产生出世界上最优美的戏剧艺术而迷惑不解‐‐农民们席地而坐,或者随便搬来一块石头或者一跟木头,甚至骑在驴背上观看戏剧。

中国人看戏是嘈杂混乱的,观众在欣赏曲折的故事情节、非凡的舞台动作和格外精彩的唱段的时候,有高声喝彩的权利,有当场奖励一个演员演技高超的权利,还有把一个念错了对白、嗓音不佳、甚至长相不好看的演员赶下台的权利。

在舞台上的故事从容地吟唱叙述当中,舞台下的褒贬评论之声、小吃的叫卖之声、乡亲的互相招呼之声、青年男女的调笑之声、孩子哭闹、羊咩犬吠、击节随唱,各种杂音潮涌般连成一片,而上演着戏剧的舞台远远看去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摇摇欲坠。

洋人们对中国人能够在如此嘈杂的声音中观赏演出感到万分惊讶:&ldo;在这里,演员们的叫喊之声、铜钹与鼓的敲击声以及观众的嘈杂声震耳欲聋。

这样的声响足以使西方人的心智变得失常。

&rdo;(《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静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第18页。

)但中国人不会心智失常,在简陋的土台上,肮脏的几块幕布把现实与幻觉隔开为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尽管蹲在台下的农民们‐‐包括青壮年、妇女、孩子和老人,他们在风卷起的尘土中拥挤成一团,只要稍微斜一下眼神,便可以看见舞台边上的树、碾子或者泥塑的神像,但是,只要演员们一开始唱,他们就把他们所熟悉的人间的一切都归于戏剧的氛围之中了,甚至幕布上方的那颗太阳或者那轮残月,也已经化为戏剧世界里的装饰物了。

时间流逝,剧情发展,观众的情绪随着戏剧的主人公成功地摆脱了某个圈套而逐渐高涨,他们耐心地等待着坏人如何被识破和受到惩罚。

在放肆地吐着旱烟和解开衣服捉虱子的同时,他们为一个忠臣的死而突然感叹,或者为一个冤魂的倾诉而骤然悲伤。

轻薄的丫鬟把小姐的情人带进闺房并且掩上了门,他们就不怀好意地斜着眼睛眨来眨去。

包公杀人的命令一旦喝出,他们瞬间便会变得精神抖擞,跃跃欲试。

舞台上的英雄因为豪情而痛饮,他们的脸色跟着涨红了,醉了似的摇头晃脑;舞台上的民女因为冤情而六月飞雪,他们的眼睛细细地眯起来,很寒冷地浑身瑟瑟发抖。

这就是中国人的戏剧观赏情结。

已经从人世间消失了的前人旧事得以用华丽如纪念般的夸张形式重现。

中国农民怀念先人以及中国文人崇尚古贤的特点与中国的戏剧故事达成了很深的默契。

中国古典戏剧都是历史剧,涉及着中国历史上许多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更多的故事背景是国家面临危机的种种时刻。

中国汉民族的历史是不断受到来自北方异族威胁的历史,匈奴人、胡人、蒙古人、鞑靼人、金人,一直不断地给中原造成灾难,甚至皇帝也不能幸免。

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这些往事一代代地流传下去,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那种对外来势力的仇恨已经变成了这个民族自然性格的组成部分。

同时,反映社会不公、善恶对抗的戏剧故事也是主流之一。

逆来顺受的中国人只有在戏剧舞台上才能看到他们所向往的世道,享受公正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快感。

这种快感久等不至,便成为一种饥渴的梦想,一旦机会成熟,宣泄情绪的农民们必会无法区别自己到底是处于戏剧状态之中还是处于生活状态之中。

&ldo;中国人喜欢戏剧,就跟英国人喜欢体育、西班牙人喜欢斗牛一样。

&rdo;曾在19世纪来到中华帝国的美国人史密斯说,&ldo;我们必须注意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人作为一个种族,具有强烈的做戏的本能,很轻微的刺激,都能使一个中国人进入戏剧,把自己当做戏里的一个角色。

&rdo;(《中国人的气质》,(美)亚瑟&iddot;亨&iddot;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第1页。

)洋人们常常惊讶于这样一个在中国到处可见的普遍现象,那就是即使在十分安静的场合里,即使仅仅是两个熟悉的人相见,中国人都要夸张地放大自己的惊喜,夸张地提高自己的嗓门,他们几乎是在喊:&ldo;是您!

您来啦?&rdo;于是把洋人着实吓了一跳。

当洋人们看过几出中国的戏剧之后,他们明白了:这是一个小小的戏剧场面。

中国人所做的许多事情,目的中不排除给别人看,这关系到中国人的尊严。

送葬,无论是执行的程序还是专门穿上的丧服,无论是吹着丧乐的化装乐队,还是很艺术的假哭,看上去就是一个庞大的戏剧场面。

结婚,其程式更加戏剧化:彩绘的轿子,幸福的新嫁娘‐‐只是她必须抱着娘哭。

而板正的新郎官穿着状元的戏装,极力掩饰激动的心情,恶狠狠地拿着一张弓,向刚进门的新娘射出一支箭‐‐中国人硬说新娘可能是妖精。

繁杂的中国民间礼仪诸如拜年、会客、盟誓以及最普通的来往,都可能成为大街小巷中的一次&ldo;表演&rdo;,而所有&ldo;表演&rdo;笨拙或者不会&ldo;表演&rdo;的人都可能被中国人称之为&ldo;不懂事&rdo;。

相邻小说
末世炮灰女配发芽了  纵横江海  穿到剧情开始之前  帝君他眼瘸  曾经的你  情敌全都不对劲  [综漫]悠仁,我开小号养你啊  嘉庆皇帝  无法逃离的纠缠爱恋  方先生的小宠妻  我可能活不过三章  李敖谈鲁迅  割舍  99次心动,情迷首席纪先生  [综漫]总有人脑补我的马甲们针锋相对  白月光的攻略手册  空气控制者  老夫老欺  我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站姐  大国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