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94章

徐光启带着一些人去了嘉蔬署,正是为了土豆专程去的。

在这个时代,土豆又叫做番薯、白薯、洋芋等等。

总之称呼很多,徐光启考证了不少书籍,土豆在万历朝的时候从西洋被传入了大明,在广州与福建两地都有它的踪迹。

由广东而来的被认为是大夫林怀兰从交趾所得,由福建来的被认为是商人陈经纶从吕宋获得。

鉴于外来粮食的生长性,以及它在当地种植需要经过的适应期,徐光启在嘉蔬署做了仔细地研究,毕竟种菜这件事情,不是你把种子撒下后浇水施肥就可以的。

还要与土地的肥力、当地的气候、粮种在不同地区的最适宜分支种类等等,都结合起来综合考量。

而嘉蔬署作为皇家蔬菜特供地怎么可能不跟着潮流,他们早就引进了土豆。

只是因为在朱由检之前,没有皇帝喜欢吃,所以种是种了,但是种的不多。

但即便留种不多,听种植的菜农说,这个东西不娇贵,在这个少雨水的地方算是高产量的作物了。

朱由检为什么单单提起了土豆,毕竟这玩意在一般人看来没有米饭好吃。

而徐光启在心中猜测,主要还是灾荒闹的。

灾年的时候有吃的就不错了,味道怎么样,食物的种类是不是合胃口早就不重要了。

这些年他赋闲在江南,也已经着手研究哪些作物更加适合几十年天灾不断的时节。

没有想到自己与皇上心有灵犀地想到了一起去,土豆是个好东西啊。

如果是在万历年后任职的官员,又真的是想要为吃不饱的百姓考虑的好官,就应该要想想如何提升粮食产量。

特别说到万历这个时间点,是因为徐光启在翻阅了大量的农政资料后,看到了前人所做的良好示范。

万历二十二年到二十三年的泉州饥荒中,当其他的粮食都已经因为货源紧缺而开始价格飙升时,土豆由于其稳定的产出,让百姓们依靠着它渡过了灾荒。

同样在是万历二十二年,福建灾荒的时候,时任福建巡抚金学曾下令推广种植甘薯,称其为‘金薯’,赞誉这种高产的作物帮助百姓渡过了饥荒。

徐光启拿出了一份奏折呈交给了朱由检,“皇上,臣在嘉蔬署颇有所获,前日上呈的《甘藷疏序》里还并不全面。

这些从洋人那里引入的番薯粮种适合南方的气候,若是要移植北方,藤种收藏的问题是一大难事。

难怪放翁先生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菜户营的菜农们已经把这个难题解决了,就是像藏着菜果过冬那样,可以用窖藏的方式来保存署种,而有了这个办法,就解决了育种的问题,如此一来真是一个大好消息,在北方种植的产粮甚至会比南方更加的多。

而甘肃、陕西、河南、山西等地的粮食歉收问题,总算是有个解决的办法了!”

朱由检看到徐光启脸上藏不住的兴奋,这个突破在明朝而言,简直是要改变整个大明根源性衰败之一的突破。

相邻小说
穿成炮灰替身后我怀了崽  此号有毒  [综漫]我在并盛清扫垃圾  鬼妻性爱  情迷柏林  墨阳  求退人间界  王妃支棱起来了  影帝和小鲜肉  他站在夏花绚烂里  听者为攻,唱者受  我,可爱,懂吗?  我靠躺赢火爆修真界  为你动情  影帝的小骄妻  谁动了我的金爪子[娱乐圈]  全世界都自带弹幕  太子他偏要宠我[重生]  零时  秋叶下的单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