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章

仍以前面列举的几首歌子为例:大女子没结婚便养娃娃固然是一种特殊的、偶然的现象,但这首歌以此作为描写对象,写了姑娘对那稆生娃娃的疼爱,还说“稆生娃娃是好的”

、“天生下”

,这是对戒备森严的封建礼教、传统观念多么有力的挑战和嘲弄!

不正是广大劳动妇女希望挣脱封建礼教的枷锁,追求婚姻爱情自由愿望的具体展示么?“要穿蓝,一身蓝”

一首,从衣着打扮的角度集中表现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淳朴和对美的一种追求,不也很有价值么?至于那首《十不足》,作品内容本身就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做了形象生动的揭示,从而展现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一种世态观念,并对此作了嘲笑和否定,(当然,这种否定由于历史的局限而并不透彻、深刻。

)它的矛头,直接刺向了封建阶级的丑恶意识。

我认为,陕北民歌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无论是它的题材、角度的选择,还是事件和情节的安排,都奇极了,妙极了,好极了。

奇就奇在它与众不同,妙就妙在它既是平凡的,又是奇特的,好就好在这些奇特里面,总是包孕着社会生活的内涵。

从平凡的现实生活出发,从“耳目之内,日用起居”

着眼,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文艺创作上的体现,也是现实主义文艺的实质和特征。

但自然美并不等于艺术美,艺术对现实生活有着它特殊的反映方式,那就是以特殊见一般,以偶然见必然的方式。

现实生活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奇特,而这样的奇特又无不揭示着生活的一般。

因此,越真实就越显奇特,而越奇特就更见真实。

这是生活与艺术的辩证统一关系。

文艺创作过程,说实在点,不过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再通过这不平凡揭示出生活丰富的内涵来,这叫“真中求奇,奇中显真”

歌德有句名言:“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以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

真中求奇,奇中显真,是文艺典型化的特殊方式,也是唯一方式,是对作者才能的一个检验。

知其真而不知求其奇者,不通文艺之窍也;知其奇而不知显其真者,不通文艺之道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主观因素起着不小的作用,但有一点必须摆正:作为现实主义的文艺,作者的主观必须服从于社会生活客观现实。

陕北民歌的作者们受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头脑中必然含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但可贵的是,他们尊重了生活的客观真实,服从了客观真实,反映了客观真实,因而陕北民歌也就具有了认识社会生活的极高价值。

相邻小说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  我是流氓我怕谁  八零之掌心娇  神明家的龙崽崽  天才的自负日常  无限之斗破  傲慢与偏宠  在下慎二,有何贵干  为哄学神睡觉学霸秃了  绝品强少  (恋与制作人同人)深陷  温柔的某某某  海贼王之我是噬睡女  侦情档案二  穿成年代文极品炮灰  男神个个是学霸[男团]  (霹雳同人)穿越黑后  [排球!]神撩少年与纠结少女  男娼男盗  变成猫后,死对头对我过分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