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章

[史学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赴法勤工俭学》作者:周汉萍+余波【完结】

70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大厦林立的黄浦江边,一艘艘巨轮不时拉响汽笛。

上午11时,日本邮船因幡九号又一次开始了赴欧的航程。

旅客中,有89名年轻的中国学生,神情激动而又不安。

他们是首批&ldo;留法勤工俭学&rdo;的有志青年。

在法国‐‐共和主义的故乡,他们将当工人、勤工俭学,以掌握使中国获得独立、富强的技术和知识,回国后,他们要彻底推翻帝国主义。

时年1919年3月17日。

首批学生经过55天的航行,于5月10日到达法国马赛港。

此后数月都有百余名学生离开上海前往法国。

到1920年末,约有1600名中国学生,在法国过着边学习边劳动的&ldo;勤工俭学&rdo;生活,形成了一支颇为壮观的留法勤工俭学队伍。

周恩来、邓小平、刘伯坚、赵世炎、李维汉、傅钟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跻身其中,并成为中坚和先锋。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不仅意味着历来轻视体力劳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后代靠着自己作工去挣得学费,而且说明了他们在积极地赞美劳动的神圣,学习外国,努力把知识和劳动结合起来,在血和汗的奋斗中,寻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

赴法勤工俭学是五四运动的产物。

留法勤工俭学史是五四运动史不可分割的一个构成部分。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国内的革命斗争一起,构成了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最初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先声

1912年2月,伴随着辛亥革命成功的礼炮声,留法俭学会在巴黎成立。

发起人是蔡元培、李煜瀛、吴敬恒、张继、张人杰、褚民谊等。

蔡元培是个理想主义的教育家,曾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

蔡先生的最终理想,在于运用世界观和美感教育,实现超越政治的教育目的。

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超越现象认识实体世界的存在,所谓美感教育就是实现实体教育的手段。

教育的目的就是这两个方面。

而对贫穷软弱的中国来说,就是富国强兵。

蔡元培为此提出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当时的教育方针。

军国民教育是指对外抗拒欧美列强的侵略,对内抑制军人的专横。

实利主义教育是为了增强财力,巩固军事。

为了避免以上两个方面教育中可能出现的弊端和危害,还必须加强第三种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什么是公民道德呢?蔡元培将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三大口号,分别用中国的&ldo;义&rdo;、&ldo;恕&rdo;、&ldo;仁&rdo;来解释。

富国强兵的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完全是法国式的道德。

相邻小说
被装O的少女攻标记后  医毒无双:腹黑小小姐  致命药丸  战神家的那位不一般  夜雨之影  回档少年时  重生后我成了万虫迷  再生之杨林  并州狼骑  独临异世  逆行1998  那就跟我回家  咬钩  家有学霸  神品大魔王系统  余念  高冷总裁的贴身兵王  烽火蔷薇  协议结婚,重在参与  我的师父是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