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077 峰回路转

皇帝要消减宗室开支,朝臣们可以明着反对,也可以暗中作梗。

现在官员们想升迁、想排除异己打击对手,不管手段怎么巧妙,还是要皇帝帮忙。

双方都有诉求,还都有必须的资本,这笔买卖肯定有的谈。

洪涛打算拉一派打一派壮大一派,简单点说,看谁懂事愿意配合自己就对谁的党派高抬贵手,多批准一些官员升迁。

反之就不批呗,不管你政绩怎么好、民声如何高,想挑毛病就没有挑不出来的。

嘴上长个水泡,面圣时都可以说成仪容不整有失体统,谁让咱是皇帝呢!

要问这么做会不会伤害部分正直官员的利益,那是必须的,保不齐会被私下里称为昏君。

历史上的昏君,有一部分可能也是这么产生的。

但这就是改变的成本,面对一套运行了两百多年的体系,想空手套白狼轻易破解太不现实了。

洪涛打算用五十年时间,再搭进去一大批好官,以及自己的名声,逐步挖空这套体系的根基。

同时边挖边补,既不让它轰然崩塌,又得为自己掌控把握。

这是个精细活儿,必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急不得。

登基了刚刚一年半的年轻皇帝突发奇想,要大幅度消减宗室待遇,还在早朝上与反对的言官公开辩论,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件事在景阳元年算得上最轰动了,比年初的妖书案还引人眼球。

文武百官无不翘首以待,打算看看这位年轻的皇帝到底能不能顶住压力把事情办成。

说实话,除了少部分官员与宗室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交换之外,大部分官员还是乐意看到皇帝能着手解决这个大包袱的。

但从官员们的角度出发,他们又不能表现的太积极。

早朝时争论的三个重点并不完全,实际上最令官员们担忧的不是啥祖制,也不是礼法和稳定,而是皇帝以及后宫的真实态度。

早在嘉庆年间,曾经也推行过旨在消减宗室待遇的《宗藩条例》,短时间内效果还不错。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室人口年年暴增,这条法令也就成了鸡肋,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巨大的开支。

而且在削藩的问题上官员们也面临着几个躲不开的难题。

第一,从成祖皇帝朱棣开始,不止一位皇帝是藩王出身,如果从律法上否定藩王对国家的贡献,就等于否认了这几位皇帝的正统性。

第二,削藩太狠的话会影响皇室的声望。

如果连皇帝的大爷叔叔、堂哥堂姐们都要去给别人干活混口饭吃,或者干脆上街要饭,怎么说也不符合皇家的威严。

最重要的还是第三点,找不到合理且合情的办法来处置那么多宗室成员。

啥都不让干肯定要由国家供养,人家不是不想挣钱养家,是你们不让嘛!

允许宗室成员参加科举,或者学门手艺自谋出路吧,又怕皇帝借机利用宗室成员扩张权力,或者说宗室成员利用特权勾结官员欺行霸市、兼并土地,扰乱帝国的经济秩序,甚至谋逆造反。

不能解决这三点,无论谁当皇帝也无法彻底甩掉这个大包袱。

别看年轻的皇帝在朝会上说得慷慨激昂,等到把想法落在实处时,估计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最好结果也就是和嘉庆帝一样弄个类似《宗藩条例》的临时政策出来,暂时解决一下国库空虚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话,官员们的参与积极性就不太高了,全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等着看年轻皇帝的笑话。

不过这次官员们没算准,朝会刚结束一旬时间,风向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沈一贯、沈鲤、叶向高三位内阁大学士先后在私下里与关系不错的同僚表了态,异口同声的称赞年轻皇帝有魄力、有眼光,正向着千古一帝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kuaishuku

相邻小说
重生之AI教父  高手下山:绝美老婆我来了  七零年代懒媳妇  都市仙医之最强王者  [综武侠]说温柔谁最温柔  继承了兄弟的兄弟[GB]  穿成首富之女后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快穿之我是你妈  宠妾灭妻?重生后渣夫跪求复合  拯救抹布受[快穿]  灾年!全家团灭前,天降小福宝!  我流亡缅北的那些年  综艺女配万人迷[快穿]  七零海岛卷王亲妈  重生05,从不打灰开始  抱歉,让你们遗憾终身真的不是我本意  穿成美强惨女配后,我好事做尽  我在年代文里开点心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