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1章

赵家是做麻产品发家的。

以前这里没有棉花,富人穿丝绸,穷人就穿的麻衣,盖的麻布被子,就连冬天,都是一层一层的麻衣套身上,再加上平日人们用的麻绳、麻袋等等。

赵家几乎垄断了方圆七八个县的麻产,可以说是日进斗金。

就算王家在当地推广种棉花,麻产品市场一下子萎缩大半,但那仍是家里很重要的一个来钱途径。

没有分家,老大凭什么把家里的生意这么拱手让给岳丈?二老太爷很愤怒,但他们兄弟以前感情还不错,这口气,二老太爷硬硬咽了下去。

沈氏嫁过来,说是带了多少的好嫁妆,但那些名瓷古画,赵家人都不识货,不知是真是假,而他们能估价的金银玉器,沈氏却并没有多少,并且,她的嫁妆,没有一个铺子、庄园。

二老太爷觉得大哥上当了,沈氏竟然还振振有词,说家里铜臭肆虐。

没有文气。

她弟弟十三岁都考中秀才了,赵庆明也十三岁,还傻傻的只知道吃喝玩乐。

赵家人丁单薄。

后继乏力,不如让他帮助父亲打理家中产业。

意思是赵庆明不是读书的材料!

她这样做难道就不是铜臭肆虐了?赵老太爷五十岁娶了个二十岁的,对小妻子言听计从。

首先暴怒的,就是嫁到梅林镇的张老太太,赵家大小姐。

她花了大价钱,托人把弟弟送到河东府最好的洪洞书院。

赵庆明很争气,十五岁开始下场考试。

一路顺风,从春天考到秋天。

已经是举人了,比沈氏的弟弟厉害多了。

沈氏一改往日高傲的模样,把赵庆明夸成人中龙凤,不顾全家人反对。

蛊惑着赵老太爷让赵庆明赴京城参加春闱。

在洪洞书院读书不许带奴仆,赵庆明赴京,身边的小厮和长随都是临时指派的一对父子,他在客栈得了病,这对父子竟然卷了全部家当逃跑了,不然,赵庆明怎可能被客栈赶出来?

大家都认为这是沈氏在捣鬼,偏偏赵老太爷为她撑腰,赵大小姐一怒之下。

和父亲断绝往来。

她的夫家是大地主,整个一个山坡都是种麻的,现在赵家的麻业铺子掌握在沈家手上。

张家生计一下子就艰难起来。

张老太太是个女强人,果断把满山的麻田挖了根改栽核桃、柿子。

梅山县的柿子甜美多汁,是河东府的特产之一,柿子成熟,卖不掉还能晒成柿饼,副产品柿子的皮晒了都能卖钱。

不仅如此。

张家还和生意的对头王家联合,做棉花生意。

王家以前在京城打不开局面。

张老太太便把以前赵家麻业店里的掌柜从沈家挖了出来,王家在京城的棉花生意立刻就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而张家也趁机分了一杯羹,插足到这个行业里来。

张家很快超过赵家,成了卫城县首富。

赵老太爷没有看到这些,就在长子远赴京城参加春闱后,他就病了,糊里糊涂的,有时候连弟弟都认不出来,没多久就死了,而赵庆明却被瞒着,他竟然不知道老爹去世,几年后,他中了进士回家时,沈氏竟然撒谎,说她派人送信了,还说赵庆明撒谎,这事又没法证明到底谁对,吵来吵去,不了了之。

大哥撒手西去,二老太爷这才发现,家里好些生意都是赔本的。

他拿着账簿和沈氏对质,沈氏领着儿子赵庆林哭天喊地,说小叔子欺负她孤儿寡母,她一哭二闹三上吊,把赵家搅和得乱成一团。

二老太爷放弃了很多家产,和老大分家了。

赵庆明在外遇难、结婚的信件,都落在沈氏的手里。

相邻小说
她是光  农村泼辣媳  穿成炮灰后我喜结良缘  鞋带与耳机线  男主弟媳不好当  八零年代金满仓  炮灰重生后,病娇反派被我撩哭了  (综漫同人)亚瑟王今天也在演戏  名门商媛  (综同人)假的富江  当晋江受和起点男主交换系统  (神探夏洛克同人)夏洛克研究SH  与影帝同居后  念念暖婚:俏妻不可逃  五个情敌跪下抱我金大腿  重生之歌坛巨星  渣A今天离婚了吗?  恐婚先生  我在异世屯粮养崽搞基建[种田]  我的冥王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