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4章

因为《(月去)箧篇》对人类历史的诛心之论太透彻了,比之孔子的著《春秋》而责备贤者,使乱臣贼子惧,还要来得干脆明白,所以使干古以下的帝王位,不敢面对,不能卒读,也不可以让别人去读,只能自己偷着来读。

用为谋生。

用之成功的如曹操,便是&ldo;(月去)箧&rdo;系的毕业生;用之失败的如桓温,便是&ldo;(月去)箧&rdo;系考试不及格,没有毕业的学生。

在历史的经验上,从唐末天下大乱,形成五代的纷争局面,便有道家哲学思想诗的小品出现,如说:&ldo;中原莫造生强盗,强盗生时不可除。

一盗既除群盗起,功臣多是盗根株。

&rdo;这首是唐末的白话诗,虽然说得很明白,到底缺乏诗人的&ldo;温柔敦厚&rdo;风格,因此我再三提到,非常欣赏近代诗人易实甫的&ldo;江山只合生名士,莫遣英雄作帝王&rdo;的含容浑厚。

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

有关大盗窃国、小盗窃货等的哲学观念,大概已如上述,暂时不必再加讨论,到此打住。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素来朝儒道并不分家的传统思想方向施政,固守以农立国,兼及畜牧渔猎盐铁等天然资源的利用以外,一向都用重农轻商的政策,既不重视工业,当然蔑视科技的发展。

甚至还严加禁止,对于科技的发明,认为是&ldo;奇技y巧&rdo;,列为禁令。

因此,近代和现代的知识分子,接触西方文化的科学、哲学等学识之外,眼见外国人富国强兵的成效,反观自己国家民族的积弱落后,便痛心疾首地抨击传统文化的一无是处。

如代表儒家的孔孟伦理学说,与代表道家的老庄自然思想,尤其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不值一顾。

从表面看来,这种思想的反动,并非完全不对。

例如老子的&ldo;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rdo;等等告诫,便是铁证如山,不可否认。

而且由秦汉以后,历代的帝王政权,几乎都奉为圭桌,一直信守不渝。

其实,大家都忘记了,如老子的这些说法,都是当时临病对症的药方,等于某一时期流行了哪种病症,时医就对症处方,构成病案。

不幸后世的医生,不再研究医理病理,不问病源所在,只是照方抓药,死活全靠病人自己的命运。

因此,便变成&ldo;单方气死名医&rdo;的因医致病了!

我们至少必须要了解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社会,由周代初期所建立的文治政权,已经由于时代的迭更,人口的增加,公室社会的畸形膨胀,早已鞭长莫及,虚有其表了。

这个时期,也正如太公望所说的&ldo;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rdo;。

一般强权胜于公理的诸侯,个个想要称王称帝,达到独霸天下的目的,只顾政治权力上的斗争,财货取予的自恣。

谁又管得了什么经纶天下,长治久安的真正策略。

因此,如老子他们,针对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病态、社会病态,便说出&ldo;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rdo;的近似讽刺的名言。

后来虽然变成犹如医药上的单方,但运用方伎的恰当与否,须由大政治家而兼哲学家的临机应变,对症抓药。

至于一味地盲目信守成方,吃错了药,医错了病的责任,完全与药方药物无关。

例如我们过去历史上所讴歌颂扬的汉代文景之治,大家都知道,是熟读《老子》的汉文帝母子,信守道家的黄老之道的时代。

相邻小说
玉垒浮云  伪装  李鸿章传  全球天灾:我银行卡里还有一百亿    (陆花同人)灯花百千盏  迎春花  西窗竹  我老公到底是什么  [综]反派之路  为你上瘾  掉马后我被徒弟拿捏了  犬夜叉之哥哥,哥哥  我的帝王生涯  穿越之夫郎为上  师尊,这次我只要你  穿成男主前女友[穿书]  明朝五好家庭2  顶流他姨是混血小饕餮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