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章

如果说一九一七年的北京大学,蔡元培刚主政不久,正在援引人才,各种改革措施纷纷出台,英美派和太炎门生的矛盾还不怎么彰显的话,经过五四运动,随着更多的英美留学生进入北大,这种矛盾,和由矛盾而引起的斗争,就一天甚似一天了。

因为北大老人中,还有一部分是留学法国的,而这些留学法国的,和留学日本的,有着同一渊源(好些是先去日本后去法国),因此有些书上,将英美派与太炎门生的矛盾,扩大一点称作与法日派的矛盾。

通俗一点,也可说是新派与旧派。

鲁迅一进入北大,以他的留学出身,师承,还有籍贯,很快便和太炎门生们打成一片。

他本人就是太炎门生。

对新派人物取怎样一种态度,也就不难想见了。

其时北大旧派的势力还是相当大的,只能说新派对旧派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威胁,却不能说新派主动对旧派施以攻击。

至于旧派对新派的攻击,周作人晚年谈到蔡元培时是这样说的:

他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学校里边先有人表示不满,新的一边还没有表示排斥旧的意思,旧的方面却首先表示出来了。

最初是造谣言,因为北大最初开讲元曲,便说在教室里唱起戏文来了,又因提倡白话文的缘故,便说用金瓶梅当教科书了。

其次是旧教员在教室中谩骂,别的人还隐藏一点,黄季刚最大胆,往往直言不讳。

他骂一般新的教员附和蔡孑民,说他们&ldo;曲学阿世&rdo;,所以后来滑稽的人便给蔡孑民起了一个绰号叫做&ldo;世&rdo;,如去校长室一趟,自称去&ldo;阿世&rdo;去。

知道这个名称,而且常常使用的,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诸人,鲁迅也是其中之一,往往见诸书简中,成为一个典故。

(《知堂回想录》第523页)

新派对旧派心理上的威胁,最典型的例子该是刘半农的留法读博士了。

周作人也有记述:

现在要讲刘半农,这也与胡适之有关,因为他之成为法国博士,乃是胡适之所促成的。

我们普通称胡适之为胡博士,也叫刘半农为刘博士,但是很有区别,刘的博士是被动的,多半含有同情和怜悯的性质。

胡的博士却是能动的,纯粹是出于嘲讽的了。

刘半农当初在上海卖文为活,写&ldo;礼拜六派&rdo;的文章。

但是响应了《新青年》的号召,成为文学革命的战士,确有不可及的地方……可是英美派的绅士很看他不起,明嘲暗讽,使他不安于位,遂想往外国留学,民九乃以公费赴法国。

留法六年,始获得博士学位,而这学位乃是国家授与的,与别国的由私立大学所授的不同,他屡自称国家博士,虽然有点可笑,但这是可以原谅的。

(《知堂回想录》第358页)

鲁迅的幸与不幸(2)

这两则资料很有意味。

相邻小说
今天开始拯救世界[系统]  画BL被老板抓住了怎么办  三国闲话大全  玉都佚事  我,人鱼,鲛族团宠  学渣同桌不需要安慰  被影帝抛弃后我C位出道了  天师  怀揣一只拇指姑娘  青春正传  (三生三世同人)东有华光,凤舞九天  1+1  末世非典型性路边摊  竖瞳  被自己掰弯了肿么破  紊乱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朝思慕暖  黑化管家的守心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