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8章

其实,如果说在鲁迅的一生中,对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人物,态度或者说是立场有所转变的话,不是去了上海之后,而是去上海之前多少年,已经完成这个转变了。

严格地说,也不叫什么转变,只能说是跟新文化运动的几个主要人物,也就是跟新文化运动阵营闹翻了。

可以这样说,跟胡适、陈独秀他们一起办《新青年》时,是那个鲁迅,闹翻了还是那个鲁迅。

后来到了上海,跟共产党走到一起,成了共产党在文化战线的主将,也还是那个鲁迅。

只是时势不同,气味相投的人也就不同,合作的人也就不同。

有人说,是共产党利用了鲁迅。

怎么可能呢。

鲁迅是个很有个性的人,那么大岁数了,谁也利用不了。

是他自己愿意那么做,是他需要那么做。

前面说到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将时,我加了&ldo;前期&rdo;这个词儿。

这是非常重要的。

说鲁迅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大将,意思是说,到了后期,他已经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将了。

他跟新文化运动的几个主要人物闹翻了,也就脱离了新文化运动的阵营。

如果此后他只是当他的官,当他的教授,井水不犯河水,道不同不相与谋,各自相安无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人各有志,不能说当官不是为社会服务,纯粹搞学问不是为国家作贡献。

新文化人物强有力的批判者(3)

这一点,中国的鲁迅研究者们,几乎都没有发觉,美国学者jb格里德几乎是轻易地就看出来了。

在《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一书中他说:

从一开始,鲁迅在气质上就是个局外人,最终他成了一个新文化人物强有力的批判者。

(《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第318页)

&ldo;青年必读书&rdo;中的暗斗

孙伏园敲响了开场锣鼓

孙伏园不愧是个办报的高手。

在晨报社办《晨报副刊》,办得生龙活虎。

到了京报社,等于是投奔了敌对阵营,更要尽心竭力,要不京报老板会认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挣京报的薪水不给京报办事。

这是从消极的方面说。

从积极的方面说,离开晨报是出于无奈,也可说是一种屈辱,京报老板邵飘萍接收了他,等于是给了他一份荣耀。

你晨报不用我吗,别的报纸还请我来呢。

既然来了,就要露一手。

作为一个办报的老手,虽说年龄不大,经验还是足够的。

他知道,要办好《京报副刊》,必须一炮打响,而要一炮打响,就必须一创刊就引起轰动,至少也要一下子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最重要的是争取读者。

当年的读者,全是读书人,读书人聚集的地方,当然是学校了。

相邻小说
黑化管家的守心准则  三国闲话大全  今天开始拯救世界[系统]  朝思慕暖  被自己掰弯了肿么破  (三生三世同人)东有华光,凤舞九天  竖瞳  学渣同桌不需要安慰  被影帝抛弃后我C位出道了  蒙古另类史:超级帝国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紊乱  怀揣一只拇指姑娘  天师  末世非典型性路边摊  画BL被老板抓住了怎么办  1+1  我,人鱼,鲛族团宠  青春正传  玉都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