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章

比奥义书稍后一点,到了公元前第5、6世纪,也就是佛教兴起的时候,印度思想界呈现出空前的活跃。

根据耆那教经典的记载,当时有三百六十三个哲学派别,其中六十二派属于佛教。

佛教经典《长阿含经》、《梵动经》列举六十二见(学说)。

佛教还经常谈到外道六师。

可见当时学派之繁多,争鸣之剧烈。

但是,归纳起来,总超不出上面谈到的那两大系统:婆罗门和沙门。

属于婆罗门系统的各学派主张梵我一体,宣扬祭祀祈福;属于沙门系统的各学派则主张轮回业报,宣扬苦行解脱,认为一切存在都是苦难。

如果从地区上来看,前者流行于西方雅利安人聚居和统治的地方,后者流行于东方婆罗门文化圈外印度原始居民聚居的地方。

这种情况是从《梨俱吠陀》以来逐渐发展演变的结果。

在这时候,属于沙门系统的各学派竭力宣传&ldo;非杀&rdo;。

这显然是代表原始居民的农民的利益的,是与婆罗门杀牲祭神、雅利安游牧人民杀牲为生针锋相对的。

佛教兴起时思想界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第一题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佛教的起源(1)

现在再来探讨佛教的起源,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佛陀最根本的教义是所谓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

十二因缘的基础是苦,苦的根源是无明(不了解,不认识)。

四圣谛:苦、集、灭、道,也以苦为中心。

而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为了从苦中解脱而修行的方法。

总之,他认为生老病死,一切皆苦,存在本身就是痛苦。

他也相信业报,相信轮回。

他的最高目标就是铲除无明,了解或认识存在的因果关系,从而跳出轮回,达到涅槃。

这一些想法都涂着浓厚的悲观主义的色彩。

有的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不是悲观主义的;但是,像佛教这样彻底的悲观,还是绝无仅有的。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佛教这种悲观主义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佛教继承的不是婆罗门教的传统,而是沙门的传统。

而且,从佛教产生的地区和环境来看,也只能是这样,而不可能是别的样子。

我们先从地区的或民族的观点上来看一看这个问题。

释迦牟尼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

他的宗教活动大部分是在摩揭陀国。

摩揭陀国处在印度东方,是雅利安人到得比较晚的地方。

在《阿闼婆吠陀》里,摩揭陀和鸯伽都被认为是极远极远的地方的象征。

西方的婆罗门很少来到这里。

相邻小说
幻梦终结者  亲吻睡美人  生长的网络·美梦  我养的雌虫有点叛逆[虫族]  武则天  重生之独揽江山  燃情予你  田园医女:病夫宠上天  红尘醉挽柔情  复仇女神  王之球道  超级乐神  位面神农  桥的故事  病娇皇子火葬场实录  都市良人行  [古典神话同人]职业圆梦师  多情溺我  女人慈禧  回到明清当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