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88章

言归正传,惹老萨觉得二位有个性的最重要证据还是在兵器上。

吕方郭盛的兵器都是戟,还是方天戟。

这就有些成问题了。

因为戟这个东西在宋朝已经很少有人使用。

戟,最早出现于商代,它是矛和戈两件兵器的组合。

矛和戈都是长兵器,矛后来发展成长枪,是刺杀的攻击性武器,戈是长柄上装一个横钩,主要目的是守兵从城墙上不用探出身子,就可以抡这个东西杀伤爬城上来的敌人,此外还可以用平顶把敌人搭在城上的梯子推倒。

随着车战的发展,战车上的武士人数有限,这种分工显得过于繁琐,于是有人灵机一动把长矛上面绑一个戈头,形成了又能攻又能守的戟。

青铜时代的戈

这个东西车战的时候的确好用啊,对着敌人冲过去的时候可以把戟刺过去,而敌人兵器刺来我可以用戟上的戈刃一拨化解开,两车交错还可以反手钩人家后脑勺。

不过随着骑兵的发展,从汉代开始,戟这个兵器就不那么吃香了,因为骑兵速度快,交手时间短,主要靠冲击力攻击敌人,其招数趋于简单实用,结果引发了兵器的革命。

比如两刃的剑,因为双方交手一劈即分,用不到刺和另一面的刃,被更容易发挥劈砍效能的刀所代替,戟这种花哨的兵器一方面用法过于复杂,一方面戟头容易脱落,也就慢慢让位于长枪,长刀等更加实用的武器。

到南北朝,军队中已经见不到戟这种兵器了。

那么是不是因此戟就该称为奇门兵刃呢?

如果是这样,那奇门兵刃的门槛也太低了。

关键在于吕方郭盛用的方天戟,即便在戟的家族中也十分另类。

其实戟在被其他兵器取代的过程中,也曾经努力适应,并最大限度的延缓了自己的淘汰。

后期的长戟头部简化,外形越发象一个&ldo;卜&rdo;字,称为马戟,到三国时代依然被大量使用。

其优势在于戟比矛多了一个可以&ldo;啄&rdo;的功能,也就是可以在侧列并行的情况下对敌手进行挥击,从侧面杀伤敌手特别是敌人的马匹,相对于只能对头冲锋的矛,丰富了作战的攻击手段。

要是吕方郭盛是用这种戟那倒也不算奇门兵刃,只能算这种武器的一种孓遗吧。

其实梁山上还真有人使用类似这种戟的兵器,只不过名字不再叫做戟罢了。

那就是金枪手徐宁所用的&ldo;钩镰枪&rdo;,这种兵器是枪侧面装一个弯钩形的侧刃,梁山好汉用它对付呼延灼的连环马,如果仔细看来,正是长戟变态到极限的形态。

而吕方,郭盛所用的方天戟,比普通戟的形状更为复杂花哨,历史上基本就是仪仗队的家伙,和马戟毫无类似之处。

怎么会有这种兵器的招数传留下来,实在是古怪得很。

大家看看真正的方天戟的形象,称为奇门兵刃,似乎不算过分。

我这个观点说出来,至少吕方郭盛应该是支持的,因为他们显然很清楚当时用方天戟的是如何稀少(虽然水浒里还有几位,比如史文恭),所以郭盛才会大老远的跑去较量,要是两位都用秦明的狼牙棒或者索超的宣花斧,外观虽然怪异,用的人毕竟不少,也就犯不着专门去比武了。

相邻小说
情非得已:顾少追妻路漫漫  新宠  不驯之敌  春潮带雨  挽梦朽歌  宋朝小食店  三更听尸  吕氏天下  饕餮盛宴  第一宠婚:总裁,别太坏  惶惑众生  有故事的男同学  虚诚  西游之大娱乐家  我就是看上你了  养狐为妃:皇叔太腹黑  快穿寻  当前男友成了我的黑粉  朕的后宫竟被穿成了筛子  疾恶如仇桃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