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7章

此次行动,按照石璋如的说法,&ldo;因为南京离上海很近,战事吃紧,所以先行装箱&rdo;。

在具体作业中,首先选择重要的文物装箱,&ldo;像骨头就选人骨,其他部分就留下,这也是一种决定&rdo;。

根据不同的情况,傅斯年与李济、梁思永商定,已捆装完毕的60箱最珍贵中西文图书及善本书等,由李济亲自负责押运到南昌农学院保存,其他800多箱出土器物,陆续运到南京下关码头装船,分批运往长沙,由梁思永总负责,组织雇用船只、运输、安置等事宜。

就在装船过程中,上海战事已到了最为酷烈的阶段,日本飞机开始飞往南京实施轰炸。

在炮火硝烟中,一批又一批满载着成箱国宝的轮船悄然离开下关码头,沿长江溯水西行,向长沙进发。

史语所大部分人员连同家眷一同随船起程,流亡西南。

在淞沪战场上支撑了三个月之久的国军最终力不能敌,全线败退。

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军进攻首都南京,12月13日,南京失守。

未久,骄狂的日军沿水陆向武汉三镇疾速推进,随国民政府撤往重庆的蒋介石发表&ldo;扬子江将有巨战&rdo;的讲话。

大战在即,而长沙与武汉只有300公里之遥,一旦武汉失守,长沙势难独撑。

面对危局,无论是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刚组建不久的长沙临时大学,还是中央研究院迁往长沙的几个研究所,又一次面临迁徙流亡的历史性抉择。

醉别清溪阁(2)

何处是安身之地?长沙临时大学委员会在迁往重庆还是昆明之间摇摆不定,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此时正在香港,傅斯年已随中研院总办事处迁往重庆。

在群龙无首的境况中,中研院长沙工作站委员会的几名常务委员,几番讨论未能达成共识,谁也不知要流落何处更为有益。

在进退维谷的绝境中,梁思永以中研院长沙工作站委员会常务委员的身份,与史语所代所长李济共同召集所内主要人员开会商量对策。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总算拿出了一个大概的应对策略,这便是许多年后石璋如在回忆录中所说:&ldo;为了此地同仁的安全,不能够留在长沙工作,要再搬家。

搬家的地点目前虽然还未确定,只有一个先决原则:同仁的家庭没有沦陷的话,就先回家;家庭沦陷的话,可以跟着所走,只是地点未定;若不想跟着所走,也可以自便。

决定此一原则之后,就让各组自行商量。

&rdo;

1936年左右,梁思永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留影史语所考古组(三组)经过协商,决定先把个人手头的工作尽快结束,全部交付李济主任处,再谈个人去留问题。

经过几天紧张忙碌,所有资料全部收集起来,按顺序打包装箱,倘日后有其他人接手,可以按照原来的顺序继续工作,不至于茫无端绪。

待这项工作结束后,梁思永和李济召集考古组全体人员集会,议决各人的去留问题。

商量的结果是:李济是组主任,不能走;董作宾专门研究甲骨,安阳殷墟出土的所有甲骨都需要他负责保管研究(按:当年殷墟发掘时,李济与董作宾有一个君子协定,出土甲骨由董作宾研究,其他出土器物由李济等人研究),因而也不能走;梁思永正研究殷墟遗址西北冈出土的器物,同时又是中央研究院长沙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常委,即使走,也要等各所的事务告一段落才能走,因而暂时不动。

同时,李、董、梁三人属于中央研究院的高级委员,都带有家眷,上有老,下有小,所谓拖家带口,真要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到万不得已,前行的脚步是不易迈出的。

李、董、梁&ldo;三巨头&rdo;无法脱身,考古组的&ldo;十大金刚&rdo;却要各奔东西了。

10人中,除尹焕章于殷墟发掘后留在开封外,李景聃、石璋如、刘燿、祁延霈、王湘等5人要走,只有胡福林、李光宇、高去寻、潘悫等4人留下。

相邻小说
柴可夫斯基  素屏  妹控的救世主之旅  一不小心撩了以前喜欢的人,怎么办  茶茶少尉的下下签  江医生的心头宝  白哥哥好久不见  药道  我在虫族做直播  居住在旅馆二楼的摆渡人  我和狩猎古神学姐的同居生活  盛世离歌  朽木少年与黑色事件簿  毒妃难宠  深宫美人策  随遇而安  芝加哥1990  浪人天涯  战时中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六卷)  夫贵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