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9章

阮庆是广西博白人,16岁走出大山,和好友梁彝到广州、香港找出路。

后来他在广州考上高中,因为家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于是弃学从军,又和梁彝一起考入黄埔军校。

他读过两年高中,知识和经历比我丰富得多,我是16岁初中毕业后虚报两岁才考入黄埔的。

他的家世和我相似,都是来自农村,幼年丧父。

相同的出身背景很快就把我们两人的感情拉在一起,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梁彝是阮庆的同乡、同学,自然也很快成了我的朋友。

阮庆的另一位好友廖斌(后改名廖政武),是泰国归国华侨子弟,在军校炮兵队。

由于志向情趣相投,我们几人经常在一起。

后来,我们都去了延安,参加了革命。

梁彝1947年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任炮兵团副团长兼参谋长,掩护部队过淮河,受伤被俘。

当时在国民党军队有一项规定,凡是抓获中共军队团以上干部的黄埔学生都要上报蒋介石侍从室。

蒋曾派人将梁彝押解到南京,劝他投降,但无论封官许愿还是严刑拷打,梁彝都没有向敌人屈服,最终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杀害。

廖斌解放后曾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离休后住在西安,前几年才去世。

去世前我们经常有来往。

在这几个人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阮庆。

他比我年长几岁,跑广州进香港,见多识广,加上他读高中时结识了一些中共地下党员,耳濡目染,接受了一些马列主义思想,对人对事,特别是涉及国家前途命运的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他为人正直、诚实,能吃苦,有毅力,对人也很热情。

他对我始终像亲弟弟一样关心爱护。

我们时常在一起议论时局,尤其对如何抗日救国谈得最多。

阮庆和梁彝在广州这个大革命的策源地学习了很多年,读过不少进步书籍,对黄埔军校早期的教官和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周恩来、廖仲恺、叶剑英等人的革命经历都比较熟悉。

特别是阮庆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家形势有自己的看法,对当时的红军和红色根据地的知识见解比我看到、听到的情况要多得多。

那时,我对国共两党的认识还只是凭直觉,因为在家乡见过国民党军队围攻红军时乱抓人,乱杀人的情况,对国民党的做法很反感。

南京是当时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政治控制很严,我们交谈的内容是犯禁的,但我们在私下还是谈了很多,通过交谈达到共识。

在阮庆的帮助下,我对大革命的形势,红军战事动态,白军屡战屡败的事实和真相增多了了解。

阮庆还介绍我阅读许多进步书籍,如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张仲实译)、艾思奇的《通俗哲学讲话》等著作。

我还读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夏伯阳》、《司达汉诺夫》等,读后更加深了我对苏联的认识和印象,令我对苏联产生了向往,认为苏联革命的道路是我们今后学习的榜样,中国革命必须向苏联学习才有出路。

军校的图书馆藏书相当丰富,包括很多左倾图书,一般也不限制学生借阅。

相邻小说
吸血鬼老攻轻一点  地府辅佐官  美女主播的全能水友  穹天女帝  我头上有触角  穿成主角的背景板师尊  你去告状啊  见过我家那只小可爱吗  白月光回来以后  万有引力[无限流]  魔王在上  拈花惹雪  高汤.美人  不朽法兰  你以为你是谁  是女神呀![电竞]  狼烟  导演是个神…棍  盛世宠婢  我的超能力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