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8章

当时能够参加复兴社的条件是:第一要有后台。

我所在的区队就有好几个学员是师长、军长的儿子,如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女婿贾成骞就在我们区队,而像我这样真正来自农村的学生很少;第二要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能说会道,表现积极,如我们区队的足球队员王伟;或是成绩突出的陈贵华,他是高中毕业生,很有才华。

我一是不够条件参加,二是在思想上就是想好好学本领,将来能在战场上同小日本一争高低,保家卫国。

入伍生转入正式生后,军事生活虽然要求仍很严格,但课余活动却比入伍生宽松了许多。

除了上课和训练外,每周日晚上可以自由支配。

学生可以到图书馆阅读各类书籍,到军校俱乐部、校刊部及操场上自由进行各种活动。

这样就打破了队与队、班与班的界线,使情投意合者组合在了一起。

在这些活动中我结识了几位至交好友,阮庆(原名阮庆才)、梁彝、廖政武(原名廖斌)等人。

特别是阮庆和我成为一生的莫逆之交。

阮庆爱打网球,我常和他一起去俱乐部打网球,每周总会玩上两三次。

俱乐部里还摆放了许多乐器,钢琴比较难学,我就学风琴,增加了一些音乐知识。

军校的体育活动也很多,篮球队在当时社会上都很有名气,还到上海同外国人打比赛。

学校的游泳池号称是亚洲最好的,设有跳台。

每个学员都要求能够独立游完100米。

记得第一次上跳台,我不敢往下跳,教练就硬把我推下去,这样练了几回也就不怕了。

学校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游泳技术,还请社会上最好的游泳运动员来当教练。

周日,我们时常外出。

那时的南京比较荒凉,特别是城西,靠近金陵大学一带,都是些农民的菜园子。

我入学时南京城没有几条像样的马路。

国民政府门前的柏油路也才修好一两年,以前都是石子路。

当时,南京的人口不到100万,城市建设可以说是刚刚开始。

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太平路,后来又修建了新街口,有一家影院,常放一些美国电影。

正式学员的活动范围也比当入伍生扩大了许多。

校外的老乡、同学常有往来。

中央大学靠近军校,有时也会和一些中大的同乡聚餐。

国民党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黄埔军校,培养党务人才的学校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主办的中央政治学校(迁到台湾后改为政治大学)。

我中学时代的好友黄文清就考上了这所学校,我们每月总会相聚一次。

南京的河南会馆也是我常去的地方,当时河南学子来南京投考大学、军校,都会住会馆里,入住不花钱,每天只收两角饭钱。

读书期间,我们还经历了一场新生活运动,主要是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倡导的。

新生活运动就是强调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秩序和四维八德等封建传统内容。

具体内容无非就是如何待人接物,比如走路时要靠右行,不准随地吐痰,讲究清洁卫生等。

当时南京宣传得很厉害,到处都贴满了标语。

特别是宋美龄出力很多,动员了许多妇女团体参加,对移风易俗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个人对此事的认识,最初还是觉得很重要,也应该。

相邻小说
白月光回来以后  吸血鬼老攻轻一点  我头上有触角  魔王在上  穹天女帝  你以为你是谁  导演是个神…棍  见过我家那只小可爱吗  我的超能力男友  不朽法兰  狼烟  你去告状啊  地府辅佐官  高汤.美人  拈花惹雪  万有引力[无限流]  是女神呀![电竞]  盛世宠婢  穿成主角的背景板师尊  美女主播的全能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