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章

=================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丘《论语?宪问》

史家对以往史实的兴趣,永远与他对当前生活的兴趣连成一体。

‐‐[意大利]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

青春逝去,光阴荏苒,人届中年;人生苦短,活动范围日蹙。

……我只能考虑当代主题。

实际上,公众感兴趣、我也感兴趣的只有我们时代的事。

‐‐[法国]托克维尔《与友人的信》

导论 研究中国的方法

崛起或崩溃,是一个问题

关于中国经济变革的争论一直存在,但从来没有像当前这样两极化。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出版的《2050年趋势巨流》(ga插n:theworld2050)一书中的计算,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到205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占全球的20。

1《经济学人》的数据与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计算2基本一致。

在此基础上,曾经出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进而给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长期结论,在他看来,300年以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等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以及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和互动。

3

对于西方人来说,面对中国经济崛起这一事实,最困难的不是预测和计算,而是如何解释。

2013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年届103岁高龄的罗纳德?科斯出版《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

在过去几年里,这位当世最高寿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从未踏上过这个陌生国家的土地,在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他自己出资在芝加哥召开中国经济转型研讨会,之后又倾力完成了这部著作。

在这本书里,科斯对中国经济变革给出了三个基本性结论:一是&ldo;最伟大&rdo;,他认同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观点,认为开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转型是&ldo;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rdo;;二是&ldo;非计划&rdo;,&ldo;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系列事件并非有目的的人为计划,其结果完全出人意料&rdo;;三是&ldo;意外性&rdo;,科斯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ldo;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rdo;理论的一个极佳案例。

他的这三个基本性结论表明,在现有的制度经济学框架中无法完整地解释中国经济的崛起。

4

与上述声音相比,另外的相反性意见似乎更为尖锐。

2012年初,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因准确预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广为人知的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崩溃。

他的主要论据是,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只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5,更多依靠贸易顺差维系工业的正常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投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而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造成的,这与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前的情况非常类似。

他在文章的结尾调侃:&ldo;世界经济已经饱受欧洲金融危机之苦,我们真的不需要一个新的危机发源地。

&rdo;几乎同时,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也刊载了题为《2012年中国即将崩溃》的文章,认为中国的体制、法律、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等问题会成为即将崩溃的原因。

在华人经济学家中,长期悲观论颇为流行,不少自由派学者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

相邻小说
大天师  与鬼为妻  [综名著]神明为她加冕  王妃是个交换生  殊玉  裂舌  快穿之推倒神  花开同赏  九重春色  天剑御道  论习惯对颜值的影响  美女总裁的神级兵王  阿瞒出道  天依大唐  [红楼]世界改造计划  [微微一笑很倾城同人]二喜之喜  男友又又又死了  绝梦谣  半面江湖  爷在江湖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