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8章

在农业政策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ldo;废井田,开阡陌&rdo;为主题的土地改革。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自商时就有文字记载,西周盛行。

后世史家对之解释不一,按《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记载,国家以九百亩为一个计算单位,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ldo;井&rdo;字,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各家分得百亩私田,同养公田。

耕作之时,先要把公田的农活干完,才能各治私事。

由此,春播秋割,守望相助。

这一制度颇类似原始人民公社制。

到战国中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井田制度已经败坏,公地私有化成普遍事实。

当时的知识界对此分歧很大,道家、儒家都视之为&ldo;礼崩乐坏&rdo;的根源,强调要恢复井田制。

商鞅则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废除井田制,允许民众开荒耕作、买卖土地,这自然大大激发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变法的&ldo;农本思想&rdo;更加得以光大。

显然,在先秦时期,粮食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商鞅的一切变法都以此为根本,这可以说是典型的&ldo;唯生产力论&rdo;。

32

&ldo;废井田,开阡陌&rdo;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

从此以后,土地私有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度。

各朝代也有各种形式的公有土地,但数量上都远不及私有土地。

在古今中外的所有变法或革命中,土地从来都是政治力量与人民进行交换的最重要的筹码。

就近世而言,列宁发动苏维埃革命的承诺是&ldo;和平、面包、土地&rdo;,孙中山推翻帝制的经济承诺是&ldo;平均地权&rdo;,毛泽东上井冈山宣传&ldo;打土豪,分田地&rdo;,即便是最近的改革开放,也是以&ldo;包产到户&rdo;政策率先稳定了农民。

商鞅是第一个在土地改革上尝到了甜头的政治家。

要让国民都去种地,就必须堵住其他的出路。

商鞅说:&ldo;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

&rdo;如果工商业没有过高的利润,那么从商的人就没有什么兴趣了,而如果不去经商,那就只有去务农了。

在历代治国者中,商鞅也许是最仇视商人及商业流通的一位,他视之为&ldo;国害&rdo;,并出台了众多限制商业的法令,其中不乏极端之举。

下面试列举四条。

其一,控制粮食买卖和矿山国有化。

在商鞅看来,只要不允许粮食交易,商人就无从得利,家家必须去种地,由此,粮食产量必然提高,而国家则控制了最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交易权。

他把&ldo;山泽之利&rdo;全部收归国家,这既可以增加国库收入,又阻挡了一条非农的发财之道。

按他的说法,把矿山收归国有了,那些不愿耕作、懒惰刁钻、追求暴利的民众就丢掉了饭碗,不得不重新回到田里去种地。

33

其二,对工商业坚持重税政策。

中国历代思想家,无论哪一学派,一般都主张轻税,唯有商鞅独树一帜。

他认为,只有&ldo;重关市之赋&rdo;‐‐加重商品的流通税,才能让商人产生&ldo;疑惰之心&rdo;。

秦国的租税有多重,迄今已无完整记载,不过商鞅曾提出,大幅提高酒肉的价格,按原价征课十倍的捐税,34由此类推,工商税率之高可以想见。

其三,推行户籍登记,限制人口流动。

商业之繁荣,关键在于流通,商鞅深谙其中奥秘,所以,他针对性地出台了几条极其严苛的法令。

相邻小说
阿瞒出道  [微微一笑很倾城同人]二喜之喜  大天师  绝梦谣  美女总裁的神级兵王  男友又又又死了  九重春色  半面江湖  天依大唐  殊玉  爷在江湖飘  裂舌  花开同赏  [红楼]世界改造计划  [综名著]神明为她加冕  与鬼为妻  天剑御道  快穿之推倒神  王妃是个交换生  论习惯对颜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