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66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三七年的中俄关系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一九二三年到二七年,是苏联和国民革命派之间的一个事实上的同盟时期。

后者是由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旗帜下联合起来的同床异梦的合作者组成的,他们的目的是要用革命来推翻当时的中国政府,实现中国的独立,摆脱外国帝国主义。

这项振奋人心的事业以右翼国民党的胜利,成立南京政府,同帝国主义达成妥协,中俄关系破裂而告终。

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三年是俄国孤立于中国和南京完全绝缘于俄国影响时期。

这一时期到一九三三年底莫斯科恢复与南京的外交关系而宣告结束。

第三个时期以南京莫斯科温吞水的修好开始,由于南京不断同中共进行激烈内战而弄得很尴尬,后来到一九三七年初戏剧性地结束,当时共产党和国民党实行了部分和解,为中俄合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但我在红军的时候,对共产党的情歌,国民党仍充耳不听,这个新的时期以后在恰当场合再谈。

上面提到的中俄关系三阶段也确切地反映了共产国际近年来性质的变化,以及它从一个国际煽动组织转变为苏联国家政策的一个工具的几个过渡阶段。

苏联和共产国际这种变化的国内和国际上的极为复杂原因的辩证关系,要在本书加以详述是不可能的,但是考察一下这些变化对中国革命基本发生了什么影响,又受到中国革命什么影响,却很适宜。

凡是对这个问题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中国革命在一九二七年遇到的危机与俄国内部和共产国际内部所发生的危机正好发生巧合,后者表现为托洛茨基主义和斯大林主义争夺世界革命力量的理论控制权和实际控制权的斗争。

要是斯大林没有等到一九二四年才提出他的&ldo;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rdo;的口号,要是这个问题在这以前就有了定论而且他又能够支配共产国际,那就很有可能,对中国的&ldo;干涉&rdo;就根本不会发生。

不过无论如何,现在再进行这样的推测是毫无意义的事了。

斯大林在进行他的斗争时,在中国的路线早已决定了。

在一九二六年以前,对中国国民革命在军事上、政治上、财政上、文化上给予积极合作的工作,主要是在季诺维也夫的指导下进行的,他当时是共产国际主席,并且这工作也受到托洛茨基的很大影响。

在这以前,斯大林派还没有彻底击败托洛茨基&ldo;不断革命&rdo;的理论。

但是从一九二六年初开始,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事务和政策主要由斯大林负责,他从此加紧了对这两个组织的控制,这一点是没有不同看法的。

因此,共产国际在一九二六年,接着在一九二七年春天发生灾难期间给予中国共产党策略路线和&ldo;指示&rdo;的时候,是由斯大林领导的。

在这些瞬息万变的几个月里,当中国共产党人头上的灾祸象强劲的台风一样袭来的时候,斯大林的路线遭到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所领导的反对派的不断攻击。

季诺维也夫在当共产国际主席时,充分支持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路线,但是现在他却激烈反对斯大林执行同一路线。

特别是在蒋介石第一次&ldo;叛变&rdo;,一九二六年在广州进行一次未遂政变后,季诺维也夫预言必然会发生反革命,民族资产阶级会与帝国主义妥协,出卖群众。

在蒋介石第二次政变成功之前至少一年,季诺维也夫就开始要求共产党人脱离国民党这个民族资产阶级政党,他现在认为国民党不能完成革命的两项主要目标,即反帝‐‐推翻外国在中国的统治‐‐和反封建‐‐推翻地主豪绅在中国农村的统治。

托洛茨基也这样早就开始鼓吹成立苏维埃和一支独立的中国红军。

总的来说,反对派预言如果斯大林的路线继续下去,&ldo;资产阶级民主&rdo;革命‐‐他们在这一阶段的希望顶多就是这个‐‐就会失败。

当然,这个预言是说中了。

但是有充分理由相信,要是把反对派的反对意见作为在中国及早采取激进政策的基础,后来发生的悲剧可能会更加严重。

托洛茨基在理论上的批评,一如既往,颇为精辟,他的意见同实际情况的特点也不无联系。

但是象经常的那样,联系却并不很多。

他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发言都收在《中国革命问题》一书中,这本书肯定是本立论松懈的著作,尽是漫不经心地不顾当时实际情况的客观限制的地方。

这清楚地说明,共产国际的政策固然造成了灾祸,他所能够提出的办法也只会更早得多造成一个更加全面的灾祸。

相邻小说
万古最强宗(上)  转正恋人[娱乐圈]  古代敛财日子  社恐老祖不知道自己有个恋爱系统  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  炮灰小夫妻发家日常  七宗罪  穿越之游兽部落  末世重生之兽化者  清宫:舒妃传  撩了就跑好刺激[快穿]  冥婚阴缘  怦燃心动  [综漫]直子小姐总在修罗场  快穿:这届宿主太难带  冷戾摄政王的小甜娇  你说一个字,我写一个鬼故事  木兰无长兄  鹤唳华亭  北京爷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