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2章

到二十七年(1938),改制后的&ldo;调查统计局&rdo;,已正式纳入编制,仍隶属于军事委员会。

由贺耀组出任局长,戴笠以副局长负实际责任。

为什么要贺耀组挂个虚名,其中必有道理,我们不知道而已,如果用猜,那可能是戴雨农的资历不够。

至于&ldo;特务处&rdo;这个名称,可能是在二十七年(1938),于&ldo;力行社&rdo;暨&ldo;复兴社&rdo;蜕化改组为&ldo;三民主义青年团&rdo;之同时取消的,也许在时间上更早一些。

也就是说,到了二十七年(1938),由戴先生所主持的特务工作,已经不是一体两面的那种局面。

可是基于需要,在&ldo;军统局&rdo;之外,又陆续成立了许多新的机构,也全都由戴先生负责。

惟恐越扯越长,离题越远,关于&ldo;军统局&rdo;与&ldo;力行社&rdo;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点,也就写到此处为止。

接续前情,再说与洪公祠特务警员训练班有关的事。

洪公祠特警班第一期,开训时共有学员三十名。

中途,有一曾姓同学因故辍学,其后,又有两位因病退学,到了结业分发时,只有二十七人。

二十七位同学都分发到哪里去了,始终不完全了解。

而且,我们这种工作,也不便多问。

不过,彼此交情深厚,私下互通消息的也不是没有。

例如我和杭州的廖宗泽就时常作友谊上的通信。

我知道的,除了和我同时到北平的杨英、戚南谱之外,后来又加派翁一揆、庄骏烈、王一士、唐焕文四同学,加入&ldo;北平站&rdo;工作。

两年后,也就是二十三年(1934),在南京、庐山两地开会和被召见外,曾遇见过在南京的刘乙光、在杭州的廖宗泽、在四川的田动云、在郑州的郑兴周诸同学。

至于他们在当地做什么工作,都不甚了了。

几经动乱与变迁,1949年以后来台者,共有八人,其余留在大陆的,笼统地说都已不在人世了。

有消息的,戚南谱在安徽全椒县他的故乡,早在与共产党军队的战斗中死去;翁一揆是在老河口与共产党军队作战中阵亡的,可是时间都不详。

其他的人,现在情报局可能有记录,知道一些,没有去打听,但愿还有好好活着的。

前几年,翁光辉同学,因中风受尽折磨已在台去世了。

迄至1981年5月底,活在台湾的尚有七人:

喻耀离,江西人,军校五期,国大代表,健康情况不佳,曾患肺气肿动过手术。

陈致敬,河南人,军校五期。

曾任台北市议员,患关节炎。

刘乙光,湖南人,军校四期。

几十年都在陪伴着张学良,由少校步步晋升到少将。

现已退役,年近八十,走动也不方便了。

邱尧勋,福建人,军校六期。

至今身体健朗,年过七十犹如五十许人,不过,仍在为生计忙。

杨英,湖南人,军校六期。

相邻小说
冷酷军少:娇妻,休想逃  (末世)醉尸意  细说清宫十三朝  大话西游神豪  全职国医  海狼:大西洋反潜战  我变成了一只雄狮  娇宠田园:娘子,不侍寝  念君欢  道门法则  剑惊风  我在星际养神兽  代号猛虎  鬼吹灯之镇库狂沙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上)  我爸喊你回国结婚  万人迷飞升前后都是大佬  麻了!四儿一女供我在七零读大学  白蛇仙  神话三国之献帝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