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4章

是德方面的标准。

除在《将材》一文中论述将领的品德修养外,诸葛亮还在其《将器》、《将善》、《将强》等多篇论述将领的文章中,从正反两方面深入透彻地论述将应有的品德修养,如&ldo;五强&rdo;,要求将领&ldo;高节、孝悌、信义、沉虑、力行&rdo;等等,都是这方面的要求。

孙膑在这篇文章中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论述了&ldo;义、仁、德、信、智&rdo;。

他把&ldo;义&rdo;比作&ldo;首&rdo;,把&ldo;仁&rdo;比作&ldo;腹&rdo;,把&ldo;德&rdo;比作&ldo;手&rdo;,把&ldo;信&rdo;比作&ldo;足&rdo;(可惜&ldo;智&rdo;一项残缺,不知其所比),他这么一比,不用再多费唇舌,便使人得出结论,这几项是一员称职的将领所不可或缺的。

哪一个健全的人也不能没有头,或缺手、缺足、缺肚腹,健全的人不能缺其中的任何一项,同样的道理,合格的将领也不能少任何一项。

这种比喻论证,确实言简意赅,很有说服力。

这篇文章不但比喻论证用得好,而且从反面论述其危害也用得很出色。

孙膑一一指出不义、不仁、无德、不信、不智的恶果,从而反证&ldo;义、仁、德、信、智&rdo;是缺一不可的,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包括孙膑在内的著名兵法家为什么十分注重&ldo;义、仁,德、信、智&rdo;这类品德修养呢?因为这些品德修养,确实是一位杰出将领所应具备的、缺了任何一项,都会给统兵用兵带来致命的后果。

我们不妨拿《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作些比较。

《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名著,这部小说可以说是集我国兵法大成的形象化军事教材。

先看三国的首领人物,曹操可谓有勇有谋,能征惯战,但在《三国演义》中他却是为人奸诈,不仁、不义:为了灭口,他竟能杀了他父亲的结义兄弟、热情款待他的吕伯奢全家;为了稳定军心,他毫不犹豫地问斩一名管粮官员作替罪羊;为防备暗杀,他可以装着睡梦中杀卫士;为了嫁祸于人,他可以忍辱让弥衡出使荆州;因为忌才,他便以惑乱军心为由杀了杨修,等等方面,把曹操刻画成了一个奸雄形象。

刘备,作者是把他作为汉室后裔、正统代表来写的,作者充分表现了他的仁义爱民,任用贤能等才德,但纵观全书,也只不过表现了他作为一般皇室继承人所具有的仁君品德,而远非一位军事家、政治家,这只须看他求得诸葛亮前的遭遇便可知道,空有关、张、赵等盖世猛将,却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

再从几件具体事上,也可看出他并非理想人物,从新野往荆州撤退时,带着大批难民,一天只能行军十多里,结果救不了百姓,反而弄得军队元气大伤,刘备连夫人也失去了,这只能说是&ldo;妇人之仁&rdo;;刘备在娶了孙尚香之后,居然甘当江东驸马,沉醉于富贵温柔乡中,若不是诸葛亮授予赵子龙三个锦囊妙计,还不知结果如何呢?更典型的是,他只知为兄弟报仇,心中只有哥们儿义气,全无国家社稷,置诸葛亮等的苦谏于不顾,带领大军讨伐东吴,又瞎指挥,在树林地区连营七百里,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75万大军全军覆没,可见,刘备也不是理想人物,孙权继承兄业,也能招榄贤才,振兴江东,但在作者笔下却有优柔寡断、大志不足的缺陷。

仅以赤壁大战之前的决策情况来看,他听了张昭等人的主和言论,又听了诸葛亮、鲁肃的主战言论,显得主见不足,缺乏决断的气慨,最后还得周瑜力排众议,他才能最后下决心。

再看他的全部历史,他从未有过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想法,最多也只是想收回荆州,苟安江南而已。

孙权也不是理想的形象。

至于其他实力人物,董卓残暴荒淫;袁绍既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袁术只知骄傲自大,实际才疏识浅;吕布有勇无谋,沉迷酒色,而且刚愎自用。

所以,他们虽都

曾势大一时,却都很快灭亡了。

至于说到统兵将帅,决策谋士,最主要的应数诸葛亮、周瑜和司马懿了。

周瑜不失为年轻有为、英勇善战的帅才,可惜他又是个胸无全局、气量狭小的人物,他能辅佐孙策、孙权平定江东,称雄一方;他能正确分析曹军,力主抗战;他能利用蒋干、黄忠,骗过曹操,让曹操中计;他也能指挥火烧赤壁的大战。

但是,他却不懂刘、孙联合的大计,只知妒贤忌能,三番五次要除掉诸葛亮,结果,反被诸葛亮三气身亡。

罗贯中笔下的司马懿,不失为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多次为曹魏挽回劣势,但在诸葛亮面前,他却只能是甘拜下风,自叹弗如,甚至在诸葛亮的空城面前不敢进,在尚方谷差点丧命,被诸葛亮的神像吓得落荒而逃。

至于有名的大将,当然首推关羽,他确有赫赫战功:温酒斩华雄,万军之中斩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可谓勇猛过人,有仁有义,但后来却骄傲自大,不顾大局,失荆州、走麦城,落得&ldo;虎落平阳被犬欺&rdo;,成了无名小卒的俘虏。

张飞曾威震长坂桥,大吼一声,吓退曹操百万大军,智胜严颜,智取张,可算勇猛超人,而且粗中有细,但却改不了粗暴的脾气,最后落得身首异处。

马超曾凭一杆枪,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靠一棵树侥幸逃命,却中了曹操反间计,落得功亏一篑,反胜为败。

在诸将之中,赵子龙可算得十分完美的了,论勇猛和武艺,他可在曹操的百万军中杀进杀出,单骑救幼主;论仁义,他曾一拳打倒为他作媒的桂阳太守赵范,只为这个结拜兄弟想把寡嫂嫁给他;说智谋,他也曾逞威北山寨,杀得众曹军心胆俱寒;至于他的忠心,那更不用说。

可是,作者却从没有让赵子龙扮演过&ldo;独当一面&rdo;的统兵重任,无从显示他的帅才,而只是一员虎威大将而已。

至于其他有名有姓的大将,在罗贯中笔下,尽管也各有过人之处,各有显赫战功,但比起关、张、马、赵来已是多有不如了,更何况理想形象。

现在再来看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他未出草庐,已有&ldo;三分&rdo;妙论,对当时的形势及事态发展的精辟论述已展现了他&ldo;经天纬地&rdo;的雄才大略。

他出山后小试身手,两把火便烧得曹操的20万大军焦头烂额,溃不成军。

赤壁鏖兵、更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华智谋,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路伏击,三气周公瑾,每一项都是人所不及。

接下来的取西川、巧退五路兵、平南蛮七擒七纵、八阵图吓退陆逊、六出祁山屡胜司马懿,每一次都显示了他的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大忠大信,直至&ldo;鞠躬尽瘁,死而后己&rdo;。

论&ldo;义&rdo;他确实公正无私,街亭失守,并非他的过错,地不但挥泪斩了马谡,还自贬三级;论&ldo;仁&rdo;,他对军兵、百姓的爱护自不必说,仅对南蛮孟获七擒七纵,就足见他罕见的宽大仁慈;论&ldo;德&rdo;,他在《出师》一文中提出:&ldo;士未坐,勿坐;士来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

&rdo;在《哀死》一文中,又说:&ldo;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

&rdo;他不但如此主张,更是身体力行,他在平南中火烧藤甲军之后,便深深自责说:&ldo;尽管我有功于国家,我却必定减寿了!

&rdo;在班师之时,还特别郑重地在沪水岸上,设香案,摆上许多祭物,亲自撰写祭文,亲自主祭,哀悼征南死难的蜀军兵将和南人亡灵。

回到成都之后,他又奏请后主批准,给平南将士家属以优厚抚恤;论&ldo;信&rdo;,他在和司马懿决战前夕,仍让该换防的军兵如期回汉中,令众军大为感动,自愿留下参战;论&ldo;智&rdo;,那更不用多说了,前面列举的一个又一个光辉战例,无一不闪耀着他智慧的光芒。

所以说,诸葛亮确实是我国人民

相邻小说
无敌就是了不起  神级提炼术  官场女人  抗战特种狙神  偷袭珍珠港  小小说30年  我抛夫弃子了海马王子  重生之至尊独爱  从陈桥到崖山  北京教父  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惹火娇妻:顾少很凶猛  觉醒——不朽的灵魂  火头将军  穿越之农家女日常  重谱黄金时代  网游之绝缘体  天道之眸  一骑绝尘  莫医生,婚前请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