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4章

2005年9月28日午夜,一架大型波音767-300客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腾空而起,我开始了这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寻找父亲青年时代足迹的旅程。

飞机经过5个小时45分钟飞行后,于新加坡时间29日清早5时降落在樟宜国际机场。

夜色下,新加坡是那样的宁静而迷人。

南洋人衣装整洁、头发油亮,总让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时,也让我想起了云南省档案馆照片中当年的南侨机工,那些英俊小伙子们光亮的头发,不管是在南洋安逸的生活环境中,还是在战时的滇缅公路上,给国人永远留下精神焕发的华侨形象。

9月29日傍晚,我走进了新加坡海南会馆。

约见的一位长者,就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资深记者、专栏作家韩山元先生。

韩老今年63岁,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海南文昌市公坡,曾于1949年返回故乡,目睹了国共内战的场面。

1951年,他开始在新加坡学习工作,是一个非常了解国情的南洋人。

韩老介绍了当时南侨机工离开新加坡的港口红灯码头(现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以及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怡和轩动员并招待每一批回国参战机工的故事。

交谈中可看出,韩先生对当年回国参加抗战的南侨机工怀有深深的敬佩之情,他说:

南侨机工多少往事可以追忆(12)

&ldo;1939年的新加坡,与国内相比还是一个生活优裕的地方。

当目睹到国家面临存亡关头,这3193名机工不愿当亡国奴,不愿做没有母亲的海外游子,在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奔赴国难。

南侨机工心中树立的民族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观念,这是忘我的民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南侨机工也是新加坡的骄傲,新加坡政府正在修建陈嘉庚博物馆,明年将开放,有关南侨机工的历史将重现新加坡。

&rdo;

为全面了解南侨机工的史实,9月30日下午,我走进了新建成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第九层就有关于华人抗日的历史存书。

我全神贯注地看着书架上的每一本书,真巧,一本繁体字的《华侨与抗日战争论文集(上册)》映入我眼帘,其中,一篇题为《南侨机工与抗日战争》论文的第一句话,这样写道:

&ldo;&lso;南侨机工&rso;,是&lso;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rso;的简称。

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东南亚)各地立志报国、自愿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汽车司机和修理技术人员的总称或统称。

&rdo;

&ldo;三千二百余名南洋华侨机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总体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所从事的后方军事运输工作,从后勤供给方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难能可贵的牺牲和贡献。

南洋华侨机工是南洋华侨中的英雄!

南洋华侨机工是优秀的中华儿女!

南洋华侨机工的英烈事迹将永垂青史!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救亡的壮举,是八百万南洋华侨爱国主义空前高涨的最集中、最可贵的体现!

&rdo;这是最后的结束语,也是对南侨机工抗日壮举的最好总结和评价。

文中,有我父亲当年所在的第九大队二十六中队队长董沛先生从1939年6月开始的战事回忆。

我用数码相机将其一张张翻拍,这是多么珍贵的史料啊!

相邻小说
胜今朝  互联网2010  盛世极宠:天眼医妃  封神记  万古之王  恢复记忆后我摆脱了舔狗人生  福寿春  都市之最强反派系统  男团摘下路人光环后爆红了  改制  败光一亿后我成了玄学大佬  至尊妖孽系统  [综穿]这日子没法过了  再试一次  说好的龙凤胎呢  大千世界之三位一体  福气满皇朝  她比神明更貌美  邪翼传说  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