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3章

我在刘靓家小住期间,进入了《广东法制报》。

虽然我也发表了不少作品,但新闻作品不多,又没有文凭,因此我前往应聘时,领导还是称我还不具备做记者的条件,只是让我做了一名总编助理,即帮助接电话、收发来信、挑选来稿,所有杂事,我都得干,而当时的试用期工资只不过是350元,比我在第一家报社时还要低。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高兴。

不管做什么,总而言之是在报社里;不管让我做什么,只要有机会我还是能写稿子的。

果然,我后来采写了好多篇稿子,经过当时一位从羊城晚报退休后来此做老总的老报人的审核,都发了,而且还让我署上&ldo;本报记者&rdo;字样,有的稿子还上过显著位置。

我已在刘靓家中借住了20多天了,决定搬到外面住。

再说我现在有工作了,每月有350元钱的收入,我应该自己租房。

为了省钱,我在一位老乡的介绍下,认识了此时在《广东人口报》做编辑的曾华锋。

此前,他刚离开《广东法制报》。

曾华锋来自湖南邵阳某煤矿,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憨厚老实,谨小慎微,是一介文弱书生,加上我们的年龄相仿,都出自贫困家庭,都有着共同的梦想,学历都不高,因此一见如故,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他在法制报时,也像我一样每月只拿350元,后来他因这儿工资太低辞职出来。

曾华锋来穗时曾在企业工作过,收入不错,略有存款,但也没有什么钱,总想找人一起合租房。

他当时也是单身汉,一人住一间房,每月房租300元,当然不包括水电费。

听说我在找房后,他当即邀请我与他合住,所有费用一人一半。

这样说来,我每月只花100多元钱就可以解决栖身大事,余下的钱,我完全可以对付其他的生活费用了。

当时,我们穷得连张床也卖不起,只好从外面检回一些旧纸箱壳外加几层报纸,然后上面就放一张薄薄的凉席,权且当床。

码几本书放在床头做枕头。

我们租的房子,是顶层的6楼,夏日的太阳正好在上面的水泥板上当头照晒。

我搬到这儿时正是7月份,那悬在头顶上的太阳总是把我们照的小屋烘烤得像火炉,一个小电扇总是开到最大档,日夜不敢让它停歇。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热得难耐,就只好卷着凉席跑到外面的阳台上睡。

那上面总是横七竖八的躺着十多个男女,都是在这里租住的外来工。

外面蚊子太厉害,只要一出来,那嗡嗡乱叫的蚊子就会欢快地向我们那汗津津的皮肉冲过来,咬得人浑身奇痒难熬。

后来刘靓夫妻也搬了过来。

此时刘靓进入了《广东劳动报》做记者。

瘦弱的闵红松由于有本科文凭,运气比我好,很快进入了《广东公安报》做记者。

他弟弟出国后,就自己租房住,也搬到了我和曾华锋所住的这幢楼里。

在这儿住的,还有另外两名流浪记者。

我们在这儿住了大半年,后来虽有人搬动,但大体上都是在石碑村范围内,相距的不是很远。

这样,我们有时常聚集在一起吹吹牛,或是围在一起玩&ldo;斗地主&rdo;、&ldo;拖拉机&rdo;,聚在一起打边炉(南方的一种火锅)。

尽管我们都没什么钱,在玩扑克时我们也下赌注,一角两角的,但到了最后,谁赢的钱多,就全拿出来请大家去外面吃夜宵。

那个时候,大家虽然都很穷,但玩得还是很开心的。

后来,住在石碑村的那些流浪记者都各奔东西。

我则又选择了流浪。

骨子里崇尚流浪的我决定去一趟古朴秀美的湘西。

于是,我背着一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和《沈从文散文选》,带着我的瑰丽的文学梦,沿着我所崇拜的文学大师沈从文生活过的足迹,沿着湘江、沅水,从湘西首府吉首出发,来到了凤凰,来到了这座沈先生家乡的美丽边城。

这儿碧绿的江水清澈见底,绕过古老的城墙脚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真像谁用硕大无朋的神笔挥就的&ldo;一幅浓墨浅彩的中国山水画&rdo;,美得令人心醉。

后来,我又到了歌唱家宋祖英的故乡古丈,路过风景名胜张家界,尽管我知道这儿的景区内有多达三千多座岩峰拔地而起,直耸云天,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是一个融峰、林、洞、湖、瀑于一体的人间仙境,是被人誉为&ldo;中国山水画的原本&rdo;的圣地,但我知道去那样的景点,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最后,我只能是坐在长途车上望&ldo;景&rdo;兴叹了。

我从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进入龙洞,经桃源、石门到常德,最后到达长沙。

在湘西那块奇异的土地上流连了40多天,一路流浪,风尘仆仆,但觉收获很大。

相邻小说
我们台湾这些年  阴阳符主  月牙寨狼兵  重生穹顶之下  盛世仙唐  在城市里  柔情殿下,强娶冷傲倾城夫  魔法弃徒  魅君心  剑神荣耀之破天  网游之神药师  嫁入豪门的Omega  降火  他个傻子  勃朗特三姐妹传  怀中月  我是一个作家  傻子说他超甜  丛林之魂  豪门重生之撩夫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