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71章

奈何,历史不容假说。

废除科举的教训

今年,是废除科举一百周年,也是日俄战争一百周年。

日俄战争在春天结束,废除科举的命令于秋初颁布。

废除科举虽早经酝酿,但是,日俄战争,尤其是日本战胜俄国取得最终胜利,对于制定国策的清国君臣震撼极大,我们若说日俄战争是废除科举的催化剂,未尝不可。

因此,在重估废除科举得失之际,有必要对日俄战争略作回顾。

黄白对决

日俄战争,有个绝对&ldo;第一&rdo;:这是人类历史上至此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奉天(今沈阳)会战,双方合共投入兵力达六十二万四千人,前所未有。

此役另有一项相对&ldo;第一&rdo;:若排除1896年埃塞俄比亚人战胜意大利人的阿杜亚(adowa)之战,则此役是现代历史上第一次非白种人战胜白种人的战争。

规模之最的纪录,保持不了多久,此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皆远愈此役;然而,因一战之胜负,乃能显现一种契机,借以逐渐祛除前此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的&ldo;人种优劣&rdo;或曰欧亚强弱的成见,则意义重大。

十九世纪的世界,无论文治武功,堪称白种人或曰&ldo;欧洲文明&rdo;的天下。

然至世纪末,白种人反躬自省,对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控制力不再居之无疑;黄种人穷极思变,则对本国本族的前景推导出一种&ldo;创见&rdo;。

文艺、舆论最能反映时代面目,兹举数例,以说明世纪之交,白人世界对黄种人(亚洲)的警惧,以及东亚人士(特别是中、日二国)对未来百年的期望。

日俄之战前十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手绘一图,内容为欧洲女武神(valkyries)与乘龙之佛陀作战,用示保持优势、继续捍卫基督教西方的决心;1898年,日本人近卫笃麿发表全球范围内种族战争的预想,呼吁本国与同种结盟,为将来之黄白人种大对决作准备;1904,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撰文,对&ldo;日本人的组织和统治能力&rdo;及&ldo;中国人口之巨大劳动能力&rdo;表示恐惧;更有趣的,则是英国作家hg威尔斯继《世界大战》之後,新撰《空中之战》(wartheair)一书,谓未来美国与德国交战,中国、日本联合组成强大的高科技的空军,对交战双方进行突袭(转引自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第12-4页)。

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亡命日本,亦撰文唱和近卫笃麿之人种对决论,写下一段煽情文字:

&ldo;自此以往,百年之中,实黄种与白种人玄黄血战之时也!

……与白色种人相驰驱于九万里周径之战场,是则二十世纪之所当有事也&rdo;(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83页)。

正是在此背景下,爆发了日俄战争,并以日本获胜终局。

然则,预言中的人种对决不仅在现实里发生了,近代以来受尽欺凌的黄种人竟还战胜了白种人。

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领袖们由此得出结论: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和工业引进自己的国家,但必须像日本人那样摆脱欧洲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

嗣後,伊朗(1905)、土耳其(1908)先後爆发民族独立革命,盖即受日本战胜之启示与鼓舞(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第885-8页)。

与战胜国同属黄种的中国人,战後反思所得,不能逾此范围,但是,别有一分悲喜交加的复杂情绪,异于他国。

先说悲从中来。

因为,这场外国战争竟在&ldo;禹域&rdo;(中国领土)内展开,而战争的目的,则是争夺对满洲(约当今东北三省)及朝鲜的控制权;更甚者,迫于形势,中国在此战中竟不得不宣布&ldo;局外中立&rdo;。

自时人视之,此役较诸十年前的甲午惨败、五年前的庚子之难,不啻更形耻辱,而瓜分、亡国的危机感接踵而来。

危机者,危险中孕育机遇也(据说这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ldo;训诂&rdo;)。

日本,以前不被中国重视、近代屡受西方&ldo;列强&rdo;打压的&ldo;蕞尔小岛&rdo;,经过明治维新,竟摇身一变,晋级&ldo;列强&rdo;;中国若能知耻後勇,见贤思齐,不仅如此前&ldo;师夷长技&rdo;,更在政治、经济方面向西方取经,则实现保国保种之梦,未必就是奢望。

时人悲痛之馀,想到这一点,不禁破涕成笑。

废制契机

其时,具有这种&ldo;辩证法&rdo;思维的人士,略分二类,一为&ldo;立宪派&rdo;(呼吁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精英),一为&ldo;实力派&rdo;(以袁世凯、张之洞为代表的封疆大吏)。

&ldo;立宪派&rdo;认为,日俄战争不仅仅是&ldo;军队之竞争&rdo;,更是&ldo;政治之竞争&rdo;;日本终能&ldo;以小克大,以亚挫欧&rdo;,似乎违背了近代以来大国克小国、西方胜东方的&ldo;公例&rdo;,但是,之所以会这样,则在于:日本是君主立宪国家,俄国为君主专政国家。

不论国内政治,还是对外战争,都可看出立宪对专制的优越性。

这种&ldo;泛政治化&rdo;的时评在学理上是否妥当,容有商榷,但是,现实效果不错。

不久,清廷便派五大臣出洋,周游列国,考察宪政。

&ldo;实力派&rdo;则借此机会,向科举制度开刀。

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夏,袁世凯领衔会奏:

&ldo;日之胜俄,识者皆归其功于小学校教师。

即其他文明之邦强盛之源,亦孰不基于学校?而我国独相形见绌者,则以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

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rdo;;

相邻小说
重生九六:当学霸撩男神  北山月起云争落  光晕1:致远星的沦陷  [红楼同人]茅山道士在红楼  重生逆袭:这个学霸,我罩了  过来我亲亲  我男朋友是神级哨兵?  你温柔,我歹毒  无限灾难求生  联盟:怎么真让他C了?  骑砍潘德崛起  副本异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学霸女县令是全村的希望  队长,带我打比赛呀[电竞]  日暮倚修竹  霸天龙帝  高危职业二师姐  [综原神]旅行者在综漫也是最强打工人!  cos日呼的我穿成了教主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