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2章

如果只根据记录而不必通过深思熟虑来写战史,那该多么简单!

这样的书可能读起来很顺,合情合理,然而身临其境的那些人就会觉得它苍白无力,甚至是一派胡言。

笔者没有择此捷径,而是花了九年心血写成此书。

战争最初几个月的经过只能从那个时期的幸存者那里了解到,鉴于此点笔者便着手收集资料。

1951年7月初我来到朝鲜在陆军服现役,当时的军史部主任奥兰多&iddot;沃德少将就曾指示我直接去勘察作战地形,采访参战人员,而且接触的越多越好。

此书的撰写工作即从那时开始,直至今日手稿付印为止。

我曾采访了数百名军人,从列兵到中将或四星上将,了解他们在不同层次上直接经历过的战斗和直接参预的作战决策。

往往是一次采访引发另一次采访,雪球越滚越大。

许多了解情况的官兵都远在他方值勤,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面谈,对于他们我采取通信的办法。

几年以来,素材从全球各地纷至沓来。

反应之快之好出乎意料,笔者只要提出要求就会得到回复。

参战者‐‐从列兵一直到道格拉斯&iddot;麦克阿瑟将军‐‐都很乐意讲述他们的经历: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如何吃苦受累;如何流血流汗;如何眼见自己的战友一去不返……没有这些人的全力支持,1950年的朝鲜战事决不可能被圆满地描述出来。

如果说本书叙述是真实的,那么大都应归功于他们。

对这些人,我感激不尽。

某些主要事件看起来让人不可思异,例如大田之战。

作者花了整七年时间企图解开这次奇特的战斗之谜。

有关这次战斗的第一稿是根据官方记录写成的,后来发现它一文不值。

于是笔者开始查寻此次战役的幸存者,几年之后逐步积累了一些资料,填补了原有记录的一些空白,这才弄清楚了该战斗的来龙去脉。

这一章节笔者八易其稿。

最后,威廉&iddot;p.迪安对手稿作了评论,并就所描述的事件谈了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做法。

笔者无意把他捧为明察秋毫的军事指挥家,但从迪安的讲话可以看出他是位诚实磊落的人。

有了迪安将军的这篇讲话,笔者觉得自己终于获取了美方关于大田之战的所有材料。

其它许多章节也都是经过类似的程序才完稿的。

本书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规模随叙述的进展而变化。

开始时只是两个加强步兵连投入战斗,然后是一个营、一个团、一个师,最后是整个第8集团军和经过整编的南朝鲜陆军。

对方则是开始节节胜利的北朝鲜陆军扩展到后来投入战斗的共产党中国轻步兵的庞大部队。

联合国部队从世界各地陆续调来参战,总而言之数量很小,以英国为例,开始只有两个营,后来增加到由英联邦成员国组成的一个师。

相邻小说
二十世纪大海战  我的逃生直播馋哭全星际  我在朝鲜的三天三夜  嫁给乔医生  陈情令重生为女子  紫极天下  仵作女驸马  网游之现实修仙  窃国贼  两害相权娶为妻  前夫为妾[女尊]  努尔哈赤私秘生活全记录  黎爷的轨迹  女配功德无量[快穿]  雪亮军刀  旖吻  小兔叽下山日记  死遁后徒子徒孙都疯了  嫁给病弱太子冲喜后  夫郎修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