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2章

第十一讲 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

邓小平被称为&ldo;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rdo;,这个称谓容易产生歧义,即发生于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是一场经过精心设计、有长远规划的试验,然而,它实际上是一场且行且思、边做边改、&ldo;没有蓝图的改革&rdo;。

一个不太为人所注意到的事实是,中国最高决策层在一开始仍然寄希望于&ldo;一五&rdo;计划的模式再现,即通过投资再搞一批&ldo;156工程&rdo;。

1978年,邓小平委派谷牧遍访西欧列国,提出了120个从钢铁、石化到汽车的招商项目,他还亲自飞赴日本和新加坡做游说工作。

但是这个计划很快就流产了,西欧人和日本人不像苏联人那样&ldo;无私&rdo;,中国脆弱的工业基础和虚弱的消费能力让他们畏而却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决策层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革与开放上。

此时的决策者面临的困难与当年李鸿章面临的困境有些相似:意识形态的顽固抵抗、旧体制的低效率、找不到新的资金和人才,更可怕的是,没有成熟而合适的经济理论、改革经验可依据和借鉴。

第三种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当中国共产党决定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时候,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六十年。

这六十年间,各国共产党人摸索出了两种经济治理模式。

其一,斯大林‐毛泽东式的命令型计划经济模式。

它取缔任何形式的私有制,忽视价值规律,强调国家对一切资源的控制,1949年到1976年,中国走的就是这条路,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其二,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它尊重价值规律,试图在国有经济体系内建立一种基础于成本核算的价格体系,但是它不允许私有企业的存在,勃列日涅夫的&ldo;新经济体制改革&rdo;及东欧各国搞的就是这一套,中共党内则以孙冶方为理论代表,他提出&ldo;大权独揽、小权分散&rdo;,在保持国营经济体制和国家对投资的计划管理的条件下,给予企业在日常经营上的自主权。

1979年12月,中国政府曾把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波兰的弗?布鲁斯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锡克偷偷请到北京‐‐他们当时均已离开各自的祖国成为叛逃者,布鲁斯和锡克告诉中国的同志们,东欧的试验其实也是失败的。

而晚年的孙冶方,在罹患癌症的情形之下试图写出一本教科书,但直到去世仍然无法成稿。

174

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两大既成经济模式皆行不通,便把渴望变革的中国逼上了一条独自探索、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道路,由此我们可以从理论的层面理解,为什么会有&ldo;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do;的提法。

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多年里,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和陈云,在经济治理上形成了自己的主张。

陈云是公认的&ldo;计划经济大师&rdo;,他晚年的思想近似于市场社会主义,提倡&ldo;鸟笼经济&rdo;,即在计划的&ldo;大笼子&rdo;内,给予国营企业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对于私营资本集团的复活,他一直持谨慎和警惕的姿态。

相对于陈云,邓小平更加务实和功利。

只要能够使经济发展起来,他愿意尝试一切新的可能性。

他用几句生动的语言规范了即将开始的经济运动的行动纲领:他说&ldo;摸着石头过河&rdo;,公开宣布本次改革没有路线图,没有时间表,只有一个&ldo;过河&rdo;方向,而且无船可乘、无桥可走,必须跳下水去冒险游渡;他说&ldo;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rdo;,这打破了&ldo;均贫富&rdo;和平均主义吃&ldo;大锅饭&rdo;的理念;他说&ldo;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rdo;‐‐这句话曾经遭到毛泽东的嘲讽,如今却成了功利主义的最佳宣言;他说&ldo;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rdo;,这提示了改革的迫切性;他说&ldo;不争论&rdo;,表明新的改革措施在意识形态领域遭遇到了空前的阻力,无法在原有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自圆其说,因此必须&ldo;干了再说,错了再改&rdo;。

当然,在经济领域推动变革的同时,邓小平与陈云也对政权的稳定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维持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相邻小说
天剑御道  [微微一笑很倾城同人]二喜之喜  论习惯对颜值的影响  男友又又又死了  九重春色  与鬼为妻  裂舌  [红楼]世界改造计划  快穿之推倒神  花开同赏  [综名著]神明为她加冕  爷在江湖飘  半面江湖  绝梦谣  王妃是个交换生  大天师  美女总裁的神级兵王  殊玉  天依大唐  阿瞒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