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03章

《宋书&iddot;索虏传》所叙述的北魏各帝,大多既有名,又有字,这些字又非常古怪,不像普通汉人常有的双字,而更像是个毫无含义的发音。

事实上,这些字就是这些皇帝的小名,或者说,是鲜卑语的汉语音译。

我们从道武帝拓跋珪说起。

《宋书》中他的名字叫开(音近于珪),而字是涉珪,《南齐书》作涉圭,同音异字而已。

从这里可以推断,拓跋珪的这个名字&ldo;珪&rdo;,很可能是从他的鲜卑语名字中转变而来的,他的名字,很可能发作&ldo;skwei&rdo;一类的音。

明元帝拓跋嗣,在《宋书》中字木末,这个名字,与西秦的最后一任国君乞伏暮末同音,由此再次验证这个字就是鲜卑语的名字。

由此我们可以排出北魏各帝的汉语名字和鲜卑语名字,像拓跋焘众所周知的小名&ldo;佛狸&rdo;其实就是他的鲜卑语名字的发音。

谥号 汉语名 鲜卑语名

道武帝 珪   涉圭

明元帝 嗣   木末

太武帝 焘   佛狸

景穆帝 晃   天真

文成帝 濬   乌雷(直勤)

献文帝 弘   第豆胤(《宋书》)/万民(《南齐书》)

以下的孝文帝元宏就进入南齐时期,并且不见有字传世了。

魏、宋两家的起源,南北史书也有分歧。

比如北魏拓跋氏,《魏书》的说法是大鲜卑山的鲜卑人,而《宋书》和《南齐书》的说法是匈奴的一种,《宋书》更具体地指出是汉朝将军李陵投降匈奴后留下的后代。

从语言上来看,拓跋氏的鲜卑语与匈奴语或者其他胡语差别较大,而接近鲜卑的其他各支,比如前面拓跋嗣与乞伏暮末名字的例子。

说拓跋氏是匈奴人的后代,似乎有些经不起推敲。

关于南朝皇帝刘裕的家庭出身,同样有出入:《宋书》上说是刘交的后代,年代也过于遥远,无法考究。

《魏书》的&ldo;其先不知所出&rdo;,则更为可信。

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是《魏书》中的昭成皇帝。

《魏书&iddot;昭成子孙列传》说得很清楚,苻坚征代,拓跋什翼犍死于其子寔君之手。

而《宋书&iddot;索虏传》呢,则说拓跋什翼犍&ldo;为苻坚所破,执还长安,后听北归&rdo;。

也就是说,拓跋什翼犍实际上是投降了前秦,后来因为表现不错,而被遣返回国,死在漠北。

相邻小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  西藏的战争  名门代嫁:薄先生,离婚吧!  原来我是漫画里走出的万人迷[反穿书]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  吹不散眉弯  比邻  我磕了我自己的cp[娱乐圈]  武林盟主兼职多  我在无限游戏撩上帝  剑风传奇  方面军司令员笔记  教主是个大反派  契约爱情:陆少小心爱  重生萌夫追妻  回到春秋做霸王  请把皮还给我  荒漠奇缘  假孕真婚  错爱成瘾:我才不是你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