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章

方言误会闹笑话

徐远举在没有送往北京之前,在重庆战犯管理所还闹了一次大笑话。

有天,一位年轻的女干部去找他问问解放前重庆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中有哪些叛变了,要搞一些核对工作。

他们谈话的时候,那位女干部曾表示和他谈完后,还要找另一人谈。

徐远举便在和她谈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站在窗口高声喊了一句:&ldo;&tis;&tis;快点来,我已搞完了,你快点来搞吧!

&rdo;那位女干部立即羞得满脸通红,桌子一拍:&ldo;徐远举!

你乱喊什么?&rdo;徐还不知道为了什么会使好那样生气,又补上一句:&ldo;我们搞完了,喊他来搞。

&rdo;她更气得不得了,管理所的负责人赶忙跑来一问,才向对方解释这是误会,因为我们习惯了把做什么、谈什么等都称为&ldo;搞&rdo;,而有些地方的方言却把这个&ldo;搞&rdo;指为男女之间的事,说明这是方言的误会。

那位女干部还是气呼呼的,管理所的负责人连忙举出了另一种因方言发生误会的事来证实徐远举不是故意来占她的便宜:有一次一位四川女干部在钉钉子,找不到什么东西好敲钉子,有个战犯便用讨好的口吻对她说:&ldo;我去把锤子拿给你用。

&rdo;那位女干部也气得大发雷霆,说他有意侮辱她,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四川人把男性那家伙叫&ldo;锤子&rdo;,而把锤东西用的锤子叫&ldo;钉锤&rdo;。

世界上的事真是无独有偶,徐远举闹过笑话后,郭仲容接着又闹出一次笑话来。

郭仲容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随徐复观一同派往延安,担任国民党军令部第二厅派驻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的联络参谋,徐复观做了一段时期不愿再去,郭仲容便被提升为少将,接替徐的职务。

他在延安住了好几年,经常受到毛泽东、朱德、贺龙等人的款待,也不断送些中共的文件让他看看,在这些中共领导人耳提面命之下,此君思想丝毫未有改变,解放前夕,他拼命地反共,被俘后也被集中到战犯管理所改造。

原来我们都以为共产党不讲私交,只讲阶级仇恨,以后发现并不是绝对的。

有一次,中共高级军事领导人陈赓大将去重庆看守所,看望和他在黄埔第一期的同学宋希濂、曾扩情、国民党兵团司令钟彬、汉中警备司令刘进四人,并请他们吃过饭。

贺龙元帅也去看过我们,并问过我们生活怎样,有什么困难?而认识郭仲容的一些在延安工作过的人,一到重庆也总去看看他,和他聊上几句。

有天中午,郭仲容在睡午觉,有一男一女去看他,见他睡了,就没有叫醒他走了。

他们刚一走,郭便醒了,知道有人去看他,就赶快站在窗口大叫:&ldo;请那位男先生回来!

&rdo;结果没有叫到,因他们已走得相当远了。

一会儿,管理所的人便来责问郭仲容:&ldo;你乱叫什么男先生?&rdo;郭回答说:我们不能和你们一样称呼他为同志,不叫先生又叫什么?那位干部便告诉我们一个新名称:&ldo;首长!

&rdo;以后凡是来看望我们的&ldo;首长&rdo;,多半都是中共的高干,对我们都很客气,也不装模作样摆出一副胜利者的骄傲姿态,望之令人生畏,大都是和颜悦色地和我们谈上几句,有安慰、有勉励,很少板起面孔教训一顿。

相反是那些年轻党龄短的中下级干部,对我们却是以&ldo;左&rdo;的面貌来表现出他的阶级立场,如果不板面孔,好像就不足以划清和我们之间的界限似的。

甚至认为如果和我们聊聊闲天,就会受到我们的传染变成反动派。

所以那些职位越低、党龄越短的干部,见了我们总是&ldo;视而不见&rdo;。

我们这些人也了解他们越&ldo;左&rdo;越好的心理,报之以&ldo;相应不理&rdo;,一般都没有向这一类&ldo;小字辈&rdo;低三下四。

思想改造为主

劳动改造为辅

学缝纫从头做起

毛泽东所制订的&ldo;改造政策&rdo;中有那么一条&ldo;经过劳动改造,使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rdo;各地的劳动农场对被俘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一般都认真执行了这一政策。

而战犯管理所的上层领导‐‐公安部,则在改造战犯时对这一条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办法。

因为要使这些人成为&ldo;自食其力的劳动者&rdo;,那就连一个月16元的伙食费都挣不到。

但中央的规定又不能不执行,所以在集中改造后,对战犯们是以思想改造为主,劳动改造为辅,开始更只是象征性地劳动一下,以示&ldo;思想改造与劳动改造相结合&rdo;。

我1956年从重庆转送到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监狱改成的北京战犯管理所不久,在从华北、东北等地参观回来后,所方宣布要在每一星期中,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如缝纫、理发、洗涤、挑饭菜开水等,并采取&ldo;自动报名,量力而为&rdo;的办法,听凭自己选择一项或两项,自己认为身体不好或对这些不感兴趣时也可以不参加。

规定虽然说&ldo;可以不参加&rdo;,但谁都知道一项都不参加,管理人员即使不说什么,而一些想求表现的&ldo;同学&rdo;也决不会不利用这一机会来&ldo;帮助&rdo;一番的,所以哪怕是不愿意或身体不太好的,也得象征性地参加一项。

如兵团司令刘嘉树就对我说:&ldo;你不要以为说&lso;可以不参加&rso;,你要真的不参加,到时用棉花也塞不住耳朵(指&lso;同学&rso;的批评)。

&rdo;所以他便报名参加缝纫组从事铺棉花、补破衣裤等最轻微的劳动,我也报名参加了缝纫组。

后来理发组成立后,只有代理过山东省主席的牟中珩一人报名,因为他过去在山东监狱时学过一点理发。

他便动员我参加这个组,因为这和缝纫组工作不冲突,只有每星期日理一次。

我开始不大愿意,因给人理发太脏,站着工作也累;他劝我说,久了就习惯了,我只好同意也参加这个组。

相邻小说
人生若如初见GL  万千宠爱[快穿]  74年重生日常  我一唱歌你们都得死  我喜欢你的信息素  穿成奔五渣男  摄政王爷欺上门  每天在为美色折腰[娱乐圈]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慕林  五条同学总是自我攻略  峡谷第一心脏[王者]  我的从军岁月  康熙国策顾问  穿成邪神的男妈妈[无限]  无限解密游戏  大国小鲜(科举)  七零文工团小厨娘  彩虹色暗恋  财迷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