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7章 苏沈旧事

“苏迨?”

苏轼的第二子?

听到沈馥之提到“苏迨”

这个名字,姚欢一下子提起了精神。

这么快,才穿越来半天,自己就开始接触到苏门父子的故事了?

沈馥之正起身去掩一掩窗户,以免向晚的凉风吹到姚欢的头,因而并未看到姚欢双眼中突然闪过的异色。

再回身后,沈馥之缓缓道:“今岁出了正月,扬州来人报信,沈公怕是撑不到阳春。

我即刻搭船南下,所幸在扬州见到了沈公最后一面。

他除了将他归隐后所写的《梦溪笔谈》的刊印本赠与我和族中其他子弟,还提到世人冤他陷害苏学士之事。

沈公是将去之人,气息奄奄,却泪染前襟,观之叫人心酸。”

姚欢刚刚稍许压下的兴奋,又如林火般噌地窜了上来。

沈公,《梦溪笔谈》,原来母亲和姨母,竟然是沈括的族人!

紧接着,姚欢反应过来,姨母提到的,恰是千年后史家依然争论的一桩无头公案。

王安石熙宁变法时,当世两大才子,苏轼和沈括,苏轼反对新法,而沈括支持新法。

苏轼通判杭州时,恰逢沈括由神宗皇帝安排,察访两浙。

沈括向神宗辞行时,神宗让他在杭州善待苏轼。

不曾想,沈括却在与苏轼交往唱酬之际,将苏轼在杭州所做的诗文上呈朝廷,告发苏轼在诗中诋毁新法,被认为是点燃“乌台诗案”

导火索的第一人。

当然,上面这些,是部分史家援引《元祐补录》中的记载所得结论。

不过,亦有史家指出,《元祐补录》作者王铚虽然生活在南宋高宗年间,离北宋神宗年间比较接近,但他对于细节的记录明显有疑。

沈括察访两浙是在1074年,乌台诗案发生在1079年,前后相差五年之久,怎能因为沈括曾经在杭州与苏轼相处过,就认为苏轼的诗是沈括献上并加以诋毁的呢?再者,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危急、险些丧命的政治风波,苏轼虽总的来讲是豁达潇洒的性子,但后来提起新党中欲至他于死地的人时,行文中依然能看出清晰的记忆和鲜明的恨意。

然而,苏轼提到过李定、舒覃这些刀笔吏,却从未提过沈括陷害过自己。

姚欢一时之间的感慨无以言表。

一个历史爱好者,突然穿越到连史料都有争议的事件里,能身临其境地弄明白原委,还有什么事能比这个更令人激动呢!

姚欢咂摸着姨母的言外之音,这么说来,莫说是后世,便在当今,沈括也是一定程度上背负了污名?

人们为何这么做?是否因为数年前的宋夏“永乐城之战”

中,沈括对宋军的全面溃败负有责任。

沈括这样一个未能如期引发大宋官民战胜者狂欢的臣子,便会在其他方面也被尽情地抹黑,从而满足成为一个成色更足、骂起来更爽的出气筒?

相邻小说
在游戏里五杀老攻以后  至尊龙隐  放生(虐恋)  父后,母皇被抢了  腹黑上司住隔壁  权帝霸宠,凤主江山  清晰笔笔最新小说  大宁家  重生之如意佳妻  渣攻到死都以为我是白莲花[快穿]  炮灰女配佛系养娃日常[穿书]  特种兵之军魂永固  错嫁之盛世王妃  人性禁岛  重生之文豪巨星  清晰笔笔新书  重生之买来的媳妇(种田)  自从我加载了金句系统  我的时空穿梭手机  我是自己的头号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