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54章

鲁迅强调,精神界战士的反抗,最后&ldo;指归在动作&rdo;,也就是说,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品格;鲁迅以坚守自己的理想,并身体力行,最后&ldo;为援希腊之独立,而终死于其军中&rdo;的拜伦作为精神界战士的楷模,绝不是偶然的。

这也是鲁迅的一个基本观念;他的那句名言是人们所熟知的:&ldo;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rdo;,他拒绝现成的、别人指给的路,而要坚持自己去走,去探索自己的路‐‐《文化偏至论》所说的&ldo;别立新宗&rdo;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鲁迅很清醒地知道,走的结果不一定有路,也就是鲁迅是明知最后很可能找不到路也要走的,我们在前一讲中说,&ldo;走&rdo;对于鲁迅是一个&ldo;绝对命令&rdo;,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鲁迅就赋予自我主体的&ldo;动作&rdo;实践以一种绝对的意义。

鲁迅说,这样的精神界战士是&ldo;为世所不甚愉悦者&rdo;。

这不仅因为他们的永远的&ldo;争天拒俗&rdo;的立场自然不为&ldo;天帝&rdo;‐‐所有的统治者,以及所谓&ldo;公意&rdo;所相容;而且他们坚持&ldo;抱诚守真&rdo;的态度,任何情况下,都要发出&ldo;真的心声&rdo;,说出真理与真相,这样,他们总要发出与社会不和谐的声音,这是最&ldo;为世所不甚愉悦&rdo;的:统治者自然希望时时听到&ldo;和顺之音&rdo;以粉饰太平,而一般民众也希望在真相面前闭上眼睛,在自欺欺人中苟且偷生‐‐想想那些看客们吧;精神界战士要说真话,就自然要群起而攻之了。

其实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即已引述了尼采的话‐‐

吾行太远,孑然失其侣,……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

这孤独,不被理解,被社会以至父母之邦放逐,正是一切精神界战士的宿命。

鲁迅实际上是在思考自己的命运。

我们早就看出,精神界战士,正是鲁迅自己的选择,是他的自我定位:他正是以这样的身份、姿态出现在中国现代精神史上的。

而且从一开始他就感到了如身置荒原般的孤独与寂寞,在《摩罗诗力说》的结尾,他是如此急切地呼唤着精神同伴‐‐

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

然则吾人,其亦沉思而已夫,其亦惟沉思而已夫!

这1907年发出的呼唤是令人震撼的‐‐即使是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也依然如此。

注释

〔1〕《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卷,65页。

〔2〕《随感录》,《鲁迅全集》8卷,80页。

〔3〕《忽然想到&iddot;六》,《鲁迅全集》3卷,44页。

〔4〕《看镜有感》,《鲁迅全集》1卷,200页。

〔5〕《从孩子照相说起》,《鲁迅全集》6卷,82页。

〔6〕《说》,《鲁迅全集》7卷,25页、20页。

〔7〕《人之历史》,《鲁迅全集》1卷,17页。

相邻小说
我走后,宋先生说他爱我  谁看见朕的喵了?  海贼之无敌卡牌系统  秘密花园  墨迹  我和老婆一起重生了  阴差大人  绝代狂神  强人所难(abo)  快穿之解冤成爱  当反派穿成软妹  快穿之我在努力走剧情  煤殇  我的老公是蛇王  苏联祭  女神的贴身医仙  文惊海内  反向驯养  汽车精兵  大唐双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