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2章

三号号盒子红缨缨,

跟上咱的红军哥哥闹革命。

长枪短枪马拐子枪,

跟上咱的红军哥哥上南梁2。

红豆角角熬南瓜,

革命成功了再回咱家。

这一段一段,一兴一抒,感情层层递进,一直推向高潮,无论从形象性或抒情性方面讲,都是一首不可多见的佳作,它把陕北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难怪全国解放不久,这首歌就传遍了全国。

我觉得我们应当回过头来好好向民歌学习学习了。

现在流行的一些抒情歌子,景中无情,情不沾景,或牵强附会,景在东来情在西,甚至南辕北辙,实在没多少价值。

单靠“洋化”

和“小市民化”

是不行的啊!

陕北民歌一般采用情景统一的抒写方式,但也有一些歌子的情与景是相互矛盾着的,情被放入了逆境之中,以情、景对立的方式来抒情。

如一段信天游,写一位未出嫁的姑娘死了情人,非常悲痛,怀念死者的感情:“老槐树上喜鹊喳喳叫,娃娃们唱来大人们笑;杜梨树开花白楚楚,我人面前笑来人背后哭;太阳地里我穿红鞋,半夜里起来我穿白鞋……”

以喜鹊的叫声,人们的欢笑声和盛开的杜梨花等,构成了一个热烈明朗的景象,然后抒写抒情主人公悲伤压抑的心情,这悲、喜,明、暗就形成了对立。

但这丝毫没有削弱抵消悲的程度,反而加强了这种程度,悲情在喜景的反衬下,显得愈加悲凉了。

这就是人常说的“以乐景写哀”

的手法,乐和哀相反而相成了,读起来感情更为曲折感人。

《光棍哭妻》这首歌也大量采用了这种写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正月里锣鼓敲,敲来敲去好热闹。

每年每月我贤妻在,今年我贤妻黄土里埋,孩儿的妈妈哟!”

“每逢佳节倍思亲”

啊!

白纸上写黑字,色彩对比强烈,字就愈显其黑了。

这种反衬,形似矛盾,其实有着内在的、感情上的联系。

为何“每逢佳节”

便“倍思亲”

呢?就因为往年此时便有“兄弟登高处”

的情景,而今年此时却“遍插茱萸少一人”

,怎不见其悲凉呢?——回忆、对比,是内在感情的联系线索啊。

相邻小说
在下慎二,有何贵干  为哄学神睡觉学霸秃了  温柔的某某某  侦情档案二  无限之斗破  变成猫后,死对头对我过分热情  (恋与制作人同人)深陷  我是流氓我怕谁  男娼男盗  [排球!]神撩少年与纠结少女  (霹雳同人)穿越黑后  田园娇女:神秘夫君有点萌  傲慢与偏宠  八零之掌心娇  天才的自负日常  男神个个是学霸[男团]  神明家的龙崽崽  穿成年代文极品炮灰  海贼王之我是噬睡女  绝品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