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53章

肖邦在少年时代,接触到不少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

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后,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

这些年里,肖邦经常去乡间度假。

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

祖国的文化、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

从1772至1795年,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进行了三次瓜分。

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

可是,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

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

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

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对肖邦说:&ldo;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要写得有通俗性、民族性。

&rdo;这一切,给肖邦以后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

它不仅打击了欧洲反动&ldo;神圣同盟&rdo;的封建统治,也对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

他们不顾反动当局的逮捕、镇压,酝酿着新的起义。

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

当他还没有走出多远的时候,他的老师和过去的同学们拦住他的马车并唱了一首为了向他致敬而写的大合唱。

然后他们给他一个装满了故乡泥土的银制纪念杯,希望他永远也不要忘记故土。

他虽然再也没有回来,但是永远也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祖国。

肖邦去了巴黎。

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交往。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

肖邦从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尔去外地旅行。

1835年在德国的德累斯顿,肖邦认识了波兰贵族出身的玛利亚,次年向她求婚,因门户之见而遭拒。

1836年,肖邦认识了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两人同居,大约在1847年分手。

肖邦从30年代起就经常患病,由此也更产生出他乡做客,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肖邦对祖国的眷恋更加执著,他在临终前留下遗嘱:&ldo;我知道帕斯凯维奇决不允许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么至少把我的心脏运回去吧。

&rdo;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结核病逝世于巴黎。

他的葬礼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礼进行曲》中举行。

他被安葬在拉雪兹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兰的泥土。

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

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

在具有战争气氛的波罗涅兹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它们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条。

那骑士般的玛祖卡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之中。

相邻小说
穿书:病娇孽徒为我黑化成狂  醉爱桥头桔梗花开  神老乡  超维短视频  我写恐怖小说这些年  重生之妙笔生花  超品神农  玉堂金门  鬼雄都市  老大的他  清宫答应  听说将军惧内  乱世生存攻略  焚心以火  破棍儿配破碗儿  异端的权利  混迹在新明朝  华盖集续编  最强军火之王  硬核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