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2章

杨度是湖南湘潭人,字皙子,有个叔父杨瑞生曾任朝阳总兵,北洋三杰中的&ldo;龙&rdo;

王士珍曾做过杨瑞生的马弁。

杨度曾应光绪廿七年(1901年)闰五月的经济特科初试。

这次是光绪在保和殿御试,梁士诒(广东三水人)考中一等第一名,杨度考中一等第二名,这两人后来都是北洋时代兴风作浪的人物。

这次发榜后,慈禧照例要打听一下状元的来历,当时的军机大臣瞿鸿玑(湖南善化人)是个糊涂蛋,他顺口奏称:&ldo;梁士诒是梁启超的兄弟,孙文的同县人,又和康祖诒(康有为的原名)名字末一字相同,梁头而康尾,定非善良之辈。

&rdo;慈禧最忌的是维新派,一听之下,不分清红皂白,就取消了这次考试结果,还撤换了阅卷大臣。

杨度因此逃往日本流亡,和范源濂(湖南湘阴人)被推为东京留学生会正副会长,并暗中拉拢张之洞。

由于杨生性爱好政治活动,同时还有点钱,于是他的饭田町寓所便变成&ldo;留日学生俱乐部&rdo;和&ldo;湖南会馆&rdo;。

当时和他过从最密的,有黄厪午(黄兴的原名)、陈天华、宋教仁、刘揆一和杨笃生等。

后来吴樾谋刺五大臣的炸弹便是杨笃生所手制的。

就当时旅居日本的中国人物而论,杨的才智和声势都很高,所以孙中山先生很想拉杨参加革命,曾与程家柽同访杨寓,杨却认为革命的破坏性太大,主张君主立宪。

大家谈得并不投机,可是杨度这时却把黄兴介绍给孙中山先生,孙黄两大革命领袖的结合,谁会想得到竟是洪宪鼓吹者杨度介绍的呢!

当五大臣周游列国考察宪政后,把梁启超和杨度代笔写的考察报告呈给清政府。

光绪卅二年(1906年)七月,清廷召集御前会议,同意了这份报告,颁布了预备立宪的诏书。

就慈禧来说,她是宁死也不愿见宪政这两个字,所以她只肯勉强地同意了&ldo;预备立宪&rdo;。

光绪卅三年(1907年)清廷把考察政治馆改为宪政编查馆,五大臣推荐杨度&ldo;才堪大用&rdo;,于是清廷就派杨度为宪法编查馆的提调。

光绪卅四年(1908年)八月,清廷根据宪政编查馆编就的宪法大纲,公布预备立宪期为九年。

袁世凯在戊戌政变时是和君主立宪派结下了血海深仇,他后来的地位也可说是戊戌六君子的血换来的。

如今立宪成为潮流所趋,甚至极端仇视新政的慈禧也不能正面反对,袁是个最会见风使舵的人,大势所趋他也不能不改弦易辙,因此他拉拢了宪政红人杨度做入幕之宾,自己也表现了热心推进宪政的姿态,加上他手中有一封张謇的长函,劝他倡行宪政,所以他也俨然成了推动宪政的领导人物。

这时满族亲贵是极反对行宪的,袁世凯乃请庆亲王奕劻向慈禧提出建议:行宪是清王朝万世一系的可靠保证,同时借此可以和缓革命危机,转移全国视线,因此最好由清廷延揽几个精通宪法的专家,在颐和园向满族亲贵开讲宪法可以救国的专题,让他们懂得这个道理,才不会反对立宪。

慈禧接受了这个提议,袁乃推荐杨度做讲师,在颐和园开讲立宪可以救国。

据说颐和园中讨论宪政和救国的大道理时,有位福建才子郑孝胥发出一个惊人的议论,他说:&ldo;我认为立宪救国,不如借款救国有效。

&rdo;别人问他:&ldo;借款救国是什么道理?&rdo;他说:&ldo;这还不简单,我们向外国借款,他们穷了,我们富了,这不是救国了吗?&rdo;

满族贵族始终认为推行宪政就会削弱君主的特权,同时又是给汉族揽权的机会,所以固执地反对。

杨度虽鼓起了如簧巧舌也说不动他们。

两位汉族的军机大臣张之洞和袁世凯对于宪政的意见也不一致。

张之洞是一个考据家,他要一套宪政大纲是能符合中国历朝制度,同时有历史根据的宪政大纲;袁则主张要能富国强兵,吸收东西各国优点的宪政大纲。

相邻小说
民教张大川  我为王  [头号玩家]三年起步  天才小狂妃  流荧抚凰年  重生后我带飞全班学渣  武道大强化  全球精灵时代  叫声老公你敢答应吗  陛下重生追妻记  古蜀传奇  恶魔召唤  (火影同人)沙漠恋歌  王府小媳妇  偏执学神总装可怜  绝品战神  军婚锦绣:老公,棒棒哒  小诡异在怪诞世界做直播  你的样子  香蜜同人之锦玉两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