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91章

明朝人郎英对熊大木所在的建阳书坊有如下评价:

&ldo;凡遇各省好书价高,即便翻刻,卷数目录相同,而篇中多所减去,使人不知,故一部止货半部之价,人争购之&rdo;,&ldo;板纸最滥恶&rdo;,&ldo;品最下,而值最廉&rdo;。

郎英的记载,部分解释了《北宋志传》为何情节缺失、前后不一的原因。

熊大木的建阳书坊有点类似现在的盗版基地,在商业利益驱动之下,他们把一部书分为两部,省却中间很多情节,不为别的,只为降低成本,多赚点钱。

商业利益固然可以解释《北宋志传》为什么要删除一些故事,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再深一步讲,既然明初就有杨家将的完整版本,为什么只有万历年间的保存了下来,是什么原因让之前的版本突然失传了呢?明小说为什么妖魔鬼怪成风,风格突然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这里面有些什么蹊跷原因?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天灾还是人祸?

二明朝大学士为播州杨氏寻根

杨家将小说的突然消亡,一定与社会的重大变故和人为操纵有关。

付爱民先生在《明代杨家将小说的发展与播州杨氏家族》中进行了细致推演,他认为,这一切很可能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二十九年(1601年),明政府平灭播州土司杨应龙有关。

历史上的播州,位于现在的贵州遵义老城,那里有杨家将的另一支血脉。

明代初期,播州杨氏发展到了顶峰,这一切都得益于明政府的大力扶持。

当年朱元璋发兵征南,播州杨氏审时度势,在各土司中率先来归,对明王朝顺利实现统一堪称有功。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明太祖对播州杨氏格外宽容,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权。

朝廷除了不向播州征收税赋之外,还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

杨氏土司的势力越来越大,很多朝官也畏之三分。

遇有紧急边情,政府还要从播州征调兵将抵御外寇。

在具备了军事和经济实力之后,播州杨氏开始重视起家族的地位和名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明初大学士宋濂(1310‐1381)所作的《杨氏家传》出炉,这部书为播州杨氏追祖溯宗,巧妙地考证出他们是宋代杨家将的后裔。

元末明初,借助于各种艺术样式的广泛传播,杨家将已名满天下,附会名门可以使播州杨氏获得更高的威望和荣耀,而借助于宋濂之口认定此事,它的可信度与含金量就更高。

宋濂是明初最有影响的文臣,朝廷的礼乐制度多由他来制定。

朱元璋称其为&ldo;开国文臣之首&rdo;,刘基赞许他&ldo;当今文章第一&rdo;,四方学者称他为&ldo;太史公&rdo;。

当年传诵一时的《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就是宋濂的大作。

宋濂的这篇檄文第一次提出了&ldo;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rdo;的理念和口号,反复强调讨元北伐是为了&ldo;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rdo;。

相邻小说
最强动画制作人[重生]  孤单的人总说无所谓  [重生]舒先生的棉花糖太甜了  又逢她  观世音密码  他遗忘的这八年  谈笑之间破大案  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乖巧尖子生被纨绔少爷盯上后  天下第一佞臣  小酥糖  八零炮灰大翻身  我原来是个精神病  在恋综反复修罗场后我红了  太子殿下他盛世美颜[重生]  放肆宠溺[娱乐圈]  死遁后的仙尊不敢睁眼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假面的告白  重生之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