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8章

王继恩赶回宫中,宋后急问德芳来了吗,不料王继恩用手一指说晋王来了。

宋后见状大惊,慌忙称赵光义为&ldo;官家&rdo;,哀求其饶命。

赵光义安慰她说,共保富贵,不要担忧。

宋氏比太祖的两个儿子要幸运,最后活到至道元年(995年)四月二十八日去世,终年44岁。

不过,这位曾被封为&ldo;开宝皇后&rdo;的宋氏,死后连起码的礼仪都没享受到,宋太宗只把她安葬在普济寺内。

大臣王禹偁对此提出批评,立即被以诽谤罪贬斥。

直到两年后赵光义自己病重,才将宋后移入皇陵。

宋后谋划策立德芳继位,实事求是地讲也有悖常理,是感情用事。

赵光义突然进宫,这让她震惊而慌乱,有被欺骗的恼怒,有突遭变故的无措,也有事情败露后的沮丧。

许多人不理解太监王继恩为何敢背离宋皇后,直接投奔赵光义。

其实,只要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势,就会明白王继恩为何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首先,宋皇后在宫中根基尚浅,当时只有25岁,又不过是德芳的养母,没有什么信服力;其次,宋氏支持的德芳势力最弱,也最年轻,才17岁,没有太祖的扶持等于什么也不是,而太祖恰恰没有明确由他继位。

虽然宋皇后主张立德芳为太子,但宋太祖未置可否,实际上就是没有同意。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封太子一事始终没有出现,不仅如此,德芳兄弟甚至连基本的封王礼遇都没有享受到。

最后,即便不是势力最强的赵光义继位,按常例,皇位也应该传给德昭。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明白,拥立德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赵光义继位不合常态,德芳继位也不名正言顺。

如果德芳登基,德昭是法定继承人,他有理由不服;晋王手握重权,他有实力策反。

德芳登基,很可能导致天下大乱。

一有风吹草动,德芳的皇位就会受到冲击,甚至于垮台,王继恩很可能会因为帮助德芳而成为罪人,搞不好还要身首异处。

所以,对王继恩来说,按宋皇后的要求去请德芳实为下策,风险也最大。

去请德昭则只不过是中策,那样他在皇后与晋王这两方面都讨不到好,而德昭坐稳皇位的几率不超过50。

权衡之下,投奔赵光义才是上策,因为只有赵光义才能稳坐钓鱼台,如果帮助赵光义登基,他不须担什么风险,就可以成为大大的功臣。

宫廷里的很多太监,都是能够审时度势的投机分子,王继恩更是如此,这在太宗死后,他故伎重演,又想废掉真宗一事中得到验证。

相邻小说
观世音密码  [重生]舒先生的棉花糖太甜了  又逢她  八零炮灰大翻身  小酥糖  他遗忘的这八年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天下第一佞臣  孤单的人总说无所谓  最强动画制作人[重生]  假面的告白  放肆宠溺[娱乐圈]  我原来是个精神病  谈笑之间破大案  死遁后的仙尊不敢睁眼  乖巧尖子生被纨绔少爷盯上后  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重生之白给  太子殿下他盛世美颜[重生]  在恋综反复修罗场后我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