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73章

但是在此时的中华帝国里,从皇帝到农民的观点惊人地一致:中国不需要这东西。

中国的牛车虽然很慢,但是很稳。

更重要的是,人坐在牛车上的清闲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

&ldo;车辚辚,马萧萧&rdo;,这是一种悠远的伤感;&ldo;青山转,绿水还&rdo;,这是一种现实的梦境。

坐在牛车上面摇晃着,可唱可吟,可醒可睡,可以从容地计算一笔小交易上银两铜钱的得失,也可以触景生情地在冥想中和古老的祖先交流心曲‐‐对中国人来讲,无论是学者还是农夫,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交流是片刻不能中断的,因为这是中国人感受自己存在于现实和忙碌于世间的惟一可靠的证据。

1863年冬天,正和太平军打仗的李鸿章收到上海27家英法美洋行老板的联名信,第一次提出要在上海至苏州间修建铁路,洋人们说,如果修成这段铁路,清军可以利用它攻打太平军。

李鸿章把这个建议报给了帝国的总理衙门,得到的回答是:&ldo;严加拒绝。

&rdo;原因不详。

第一次看见火车的中国人是幸运的北京人。

两年以后,即1865年,一个叫做杜兰德的英国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在北京城外修了一条仅500米长的窄轨小铁路,并且试行了小火车。

谁知汽笛一响,京城人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惊诧:

英人杜兰德于同治乙丑七月,以长可里许之小铁路一条,敷于京师永宁门外之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人诧为妖物。

旋经步军统领饬令拆卸,群疑始息。

(徐轲:《清稗类钞》13册,第6093页。

关于这条铺设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的记载见于《清稗类钞》,其文珍贵而有趣。

&ldo;小汽车&rdo;其实就是最简陋的一台小型蒸汽机车,其速度绝不会比马车的速度快多少,但是,在善于想像和夸张的中国人眼里,其速度居然如同妖怪急促飞奔一样。

这个玩具般的东西惊动了京城的文武百官,直到它被帝国的步军拆毁,中国人这才放心地长出了一口气。

同年7月6日的《中外新闻七日录》报道了广州的洋人准备修建铁路的新闻,说&ldo;西人欲在羊城造一火轮车路先通至禅山&rdo;,然后继续往湖北的汉口修建。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报纸同时刊登一文,向中国人详细地讲解了铁路的好处,从笔调上看,不像是出自洋人手笔,而如果是国人为之,这个国人真是个罕见的有经济头脑并能迅速接受新鲜事物的时髦人物:

考火轮车为之有用,快逾奔马,捷胜飞禽,每一点钟可行一百二十里。

其务求平稳,不尚疾驰者,亦常行八九十里。

若由省抵禅,不过四个番字之久,便可到埠矣。

车内上客位,窗明几净,铺设整齐,坐卧行走,皆绰有余地。

其由省至禅者,每位约收银七分。

次客位宛似火轮船之大舱,亦可坐立,但人数众多,颇形狭隘,其由省至禅者,约收银五分。

将来此路告成,不特省垣百货流通,既四乡土产,亦必流畅。

相邻小说
[综漫]总有人脑补我的马甲们针锋相对  嘉庆皇帝  方先生的小宠妻  末世炮灰女配发芽了  99次心动,情迷首席纪先生  割舍  大国海盗  纵横江海  穿到剧情开始之前  无法逃离的纠缠爱恋  老夫老欺  曾经的你  我可能活不过三章  情敌全都不对劲  白月光的攻略手册  [综漫]悠仁,我开小号养你啊  帝君他眼瘸  李敖谈鲁迅  空气控制者  我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