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章

[史学研究]《香港人和事》作者:罗孚【完结】

内容简介:

一九九七年,在香港从事文化活动超过半个世纪的罗孚,邀约二十多位香港作家,写下他们怀念中的人和事,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且都是名家写名家,不作虚构,但在表现的方式上,个别可能像小说,原则上还是实事求是的写实。

[1]

有些东西原来都存在在我们的历史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令人遗忘,但也是时间提醒我们记住历史,令我们有了记忆。

作者简介

罗孚,原名罗承勋。

1921年生于广西桂林。

1941年在桂林加入《大公报》,先后在桂林、重庆、香港三地《大公报》工作。

任香港《新晚报》编辑、总编辑。

编辑过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的《文艺》周刊。

以丝韦、辛文芷、吴令湄、文丝、柳苏等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文论、诗词等。

著有《香港,香港》、《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燕山诗话》、《西窗小品》等,编有《聂绀弩诗全编》、《香港的人和事》等。

我行我素我罗孚

在网上搜索“罗孚”

这个词,往往可以搜到的是一个名贵的汽车品牌。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罗孚”

,却是一位文人,一位有名的文人,一位颇有来历的文人。

罗孚是他的笔名,他本名罗承勋,1921年生于广西桂林。

他是一位报人。

1941年在桂林参加《大公报》,从练习生做起,先后在桂林、重庆、香港三地的《大公报》馆工作,一共干了41年。

徐铸成说他文品皆优,胡政之也说他头脑清楚。

他做到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和香港《新晚报》(即《大公晚报》)的总编辑,还编过《大公报》、《文汇报》的《文艺》周刊和《海光文艺》月刊等。

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位报人。

1947年,他作为进步知识分子,参与了重庆地下党的理论刊物《反攻》的创办和编辑工作,《反攻》的领导人正是当时还没有被称作江姐的江竹筠。

1948年,他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长期在廖承志同志的领导下工作,廖公称他作“罗秀才”

上世纪50年代,叶灵凤寓居香港,在他和朋友们的鼓动和帮助下,为左派报刊撰文,一时间凤兮归来,霜红正晚。

70年代末,聂绀弩从沁园回到家,一副病躯,满脑子都是诗。

他在香港以野草出版社为名,出版了聂诗《三草》,如今,老聂的诗成了一代人的心灵史。

更早一些时候,查良镛还是一位编辑,写了几部电影剧本也没找到感觉,他鼓励这位同事在《新晚报》上开天辟地写武侠小说,以后,我们就看到了“金色的金庸”

;类似的,还有梁羽生。

再晚一些时候,他在《读书》杂志上写文章介绍香港作家,一篇《你一定要看董桥》,使得这位经济学出身的编辑,更上层楼,名满大江南北……

其实他还是一位作家,首先是一位散文家,他把发表过的文章汇集成册,有《风雷集》(1957)、《西窗小品》(1965)、《繁花集》(1972)和《香港文丛·丝韦卷》(1993)。

作为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他不遗余力地为主旋律讴歌,似乎其中也有那么一点“风花雪月”

相邻小说
多少钱都给你呀  毛佩琪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百媚生  彪悍农家大嫂  名门天后:重生国民千金  嫡长孙  春花厌  伪装绿茶  私藏月亮  凤月无边  三色猫短篇  雾切2:诺曼兹旅馆侦探竞拍事件  六零穿书养娃记事  八零之发家养娃  每天都被魔教教主威胁  妖王宝藏  星际最强太子妃  我的殡葬灵异生涯  病弱相公总演我  同学,有个恋爱和你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