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章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作者:南怀瑾【完结】

出版说明

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的宗教。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物理、化学,以及民俗、艺术等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一。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道教史著作。

全书分为八章,对道教的学术渊源,道教的建立、成长、扩张和演变,道教的流派、人物与经典,帝王与道教的关系,以及道教的研究情况等,作了简练系统的叙述。

书末还附有道教资料和《道藏》介绍,可资参考。

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1987年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1日

引言

凡言中国文化学术或哲学思想史者,虽皆相提并称儒、释、道三家之学为其主流,而读历来著述及近今撰作,有关道家学术,大抵仅及于老、列、庄诸子书之思想范围,未能周罗道家学术之全貌,深引为憾。

近年以来,欲就研究之心得,笔之于书之心颇切,然初步构思其系统,牵涉过广,既恐学力有所未逮,又虑见诸文字,须积数年之功,累百余万言之力方能蒇事。

因循延宕,终无所成。

今于溽暑中仓促完成斯稿,实不免有敷衍塞责之处,至为悚栗。

清儒纪晓岚谓道家为&ldo;综罗百代,博大精微&rdo;,信为笃论,然其所言曰道家,实无涉于道教也。

盖自两汉以后,道家一变而集于道教,亦正因其&ldo;综罗博大&rdo;之故,不免流于&ldo;杂乱怪诞,支离破碎&rdo;之弊。

故言道教学术与其原本道家异同变易之关键,诚不易于缜密分疏。

今就所述立言大意,稍加提要,俾知其未尽诸端,尚有待于他日之补苴。

本文共分为八章,皆以道教发展史为中心。

因欲说明道教学术之本原,故首先简述周、秦以前儒道等学并不分家之要点。

其次,略述周末学术分家,神仙方伎与老、庄等道家思想混合,为汉末以来道教成长之原因。

复次,引述魏、晋、南北朝以后至于现代道教之发展,及与道家不可或分之微妙关系。

虽其内容本质,原为不一不异,但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之方向,毕竟有其严整之界限。

唯因包罗牵涉太广,不能尽作详论,但择其大要,及其演变过程之一鳞片爪,俾读者藉此可以窥见概略,并以提供研完者知所入手,抑亦由此而了解秉中国文化创立之道教为何事而已。

至于道教与道家学术内容,以及旁门左道等流派演变,有关于中国社会问题者,皆未及言。

挂一漏万,有待他日专书之补充。

至于末章述及现代在台湾道教会及海内外道教活动之资料,统由赵家焯先生所供给,并此以志谢忱。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目录

引言

第一章道教学术思想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道教立教的过程

第二节道教学术思想的渊源

一、黄帝先后时期学术思想的初步规模

二、三代(尧、舜、禹)时期天人合一思想的规模

三、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演变

相邻小说
看守所  拉玛系列之三拉玛花园  火星公主  科技与生物  影后在八零  古武无双  神级天才  瞳生之诡  偏又向隅  谋国  许君一生  濒死的地球  我错绑了男主的万人迷系统  庶可嫡国  把日子过成段子  分身投胎万界  明恋  残王盛宠,嫡女毒妃  仙君重生混花都  叶家药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