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10章

但道教在唐代虽然成为正式的宗教,并与佛教具有同时的政治地位,然自南北朝以来,道、佛两教的争竞,其势仍未稍戢。

当初唐之际,互争尤烈,如史称唐初三教之争云:

武德七年二月丁巳,高祖(李渊)释奠于国学,召名儒僧道论义,道士刘进喜问沙门惠乘曰:悉达(释迦)太子六年苦行,求证道果,是则道能生佛,佛由道成,故经(佛经)曰:求无上道。

又曰: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以此验之,道宜先佛。

乘曰:震旦之于天竺,犹环海之比鳞洲,老君与佛先后三百余年,岂昭王时佛而求敬王时之道哉?进喜曰:太上大道,先天地生,郁勃洞灵之中,炜烨玉清之上,是佛之师也。

乘曰:按七籍九流,经国之典,宗本周易,五运相生,二仪斯辟,妙万物之谓神,一阴一阳之谓道,宁云别有大道先天地生乎?道既无名,曷由生佛?《中庸》曰:率性之谓道。

车胤曰:在己为德,及物为道,岂有顶戴金冠,身披黄褐,鬓垂素发,手执玉璋,居大罗之上,独称大道,何其谬哉!进喜无对。

已而太学博士陆德明随方立义,偏析其要。

帝悦曰:三人皆勍敌也。

然德明一举辄蔽之,可谓贤矣。

遂各赐之帛。

这是初唐开国时期,宗教在御前辩论的第一回合,参加主要的对象,是道、佛两教的重要人物,但其结论,却以儒家为主的陆德明作了公允的评判,而且最后折衷,归之儒理。

后来开始道、佛两教剧烈争竞的人物,虽然阴由宫廷的推波助澜,而主使其事,当推太史令(类似现代的天文台长等职)傅奕为主:

武德八年(乙酉)太史令庾俭,耻以术官,荐傅奕自代。

奕在隋为黄冠(道士),甚不得志。

既承革政,得志朝廷。

及为令,有道士傅仁均者,颇闲历学,奕举为太史丞,遂与之附合,上疏请除释教事,十有一条。

疏奏,不报。

九年,太史令傅奕,前后七上疏请除罢释氏之教,词皆激切。

后付廷议,宰相萧瑀斥奕为妄,且云:地狱正为此人设也。

高祖复以奕疏,颁示诸儒,问出家于国何益?时有佛教法师法琳,作《破邪论》二卷以陈。

是岁夏四月,太子建成、秦王世民,怨隙已成,将兴内难,傅奕毁佛益力,乞行废教之请,高祖因春秋高而迟迟未决。

及法琳等诸僧著论辩之,合李黄门《内德论》,同进之于朝。

帝由是悟奕等誉道毁佛为协私,大臣不获已,遂兼汰二教,付之施行。

五月辛巳,诏书有云:正本澄源,宜从沙汰,诸僧、尼、道士、女冠,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就大寺观居止,供给衣食,不令乏短。

其不能精进无行业,弗堪供养者,并令罢道,各还桑梓。

所司明为条式,务依教法,违制之坐,悉宜停断。

京城留寺(佛寺)三所,观(道观)三所,其余天下各州,各留一所,余悉毁之。

六月四日,秦王以府兵平内难,高祖以秦王为太子,付以军国政事。

是月癸亥,大赦天下,停前沙汰二教诏。

由此可见道、佛两教的争竞,在初唐高祖时代,已经牵涉到宫廷内幕的大案,凡古今中外,宗教与政治,始终结为不解之缘,殊足发人深省。

二、唐太宗与道佛两教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到了洛阳,忽然对道、佛两教的地位,下了一道制立宪法式的诏书,又引起佛教徒的一次抗议,结果无济于事。

他的诏书内容与事实经过,如史称:

帝幸洛京,下诏曰:老君垂范,义在清虚,释迦贻则,理存因果。

求其教也,汲引之迹殊途。

论其宗也,弘益之风各致。

然大道之兴,肇于邃古,源出无名之始,事高有形之外,况国家先宗,宜居释氏之右。

相邻小说
火星公主  把日子过成段子  分身投胎万界  叶家药铺  影后在八零  庶可嫡国  神级天才  濒死的地球  我错绑了男主的万人迷系统  仙君重生混花都  明恋  残王盛宠,嫡女毒妃  古武无双  偏又向隅  看守所  许君一生  拉玛系列之三拉玛花园  谋国  瞳生之诡  科技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