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5章

标点古文真是一种试金石,只消几点几圈,就把真颜色显出来了。

但这事还是不要多谈好,再谈下去,我怕不久会有更高的议论,说标点是“随波逐流”

的玩意,有损“性灵”

,(5)应该排斥的。

十月二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五日《中华日报·动向》。

(2)《袁中郎全集校勘记》载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日《中华日报·动向》,署“袁大郎再校”

,内容是指摘刘大杰标点、林语堂校阅、时代图书公司印行的《袁中郎全集》中的断句错误。

(3)“莘莘学子”

语出晋代潘尼《释奠颂》:“莘莘胄子,祁祁学生”

(4)冯妇搏虎,见《孟子·尽心》。

关于这段文字的断句,宋代刘昌诗《芦浦笔记·冯妇》中曾有这样的意见:“《孟子》‘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云云……至今读者,以‘卒为善士’为一句,‘则之野’为一句。

以余味其言,则恐合以‘卒为善’为一句,‘士则之’为一句,‘野有众逐虎’为一句。

盖其有搏虎之勇,而卒能为善,故士以为则;及其不知止,则士以为笑。

‘野有众逐虎’句意亦健,何必谓之野外,而后云攘臂也。”

(5)这是对林语堂的讽刺。

林在《人间世》第十二期(一九三四年九月)《辜鸿铭特辑·辑者弁言》中,说过:“今日随波逐流之人太多,这班人才不值得研究”

的话。

“性灵”

,是当时林语堂提倡的一种文学主张。

他在《论语》第十五期(一九三三年四月十六日)发表的《论文》一文中说:“文章者,个人性灵之表现。

性灵之为物,惟我知之,生我之父母不知,同床之吾妻亦不知。

然文学之生命实寄托于此。”

邓当世

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cháo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

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里给作者跑马。

(2)这对于读死书的人们,确是一下当头棒,但为了与其探究,不如跳舞,或者空暴躁,瞎牢骚的天才起见,却也是一句值得绍介的金言。

不过要明白:死抱住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脑里却正被叔本华跑了一趟马,踏得一塌胡涂了。

现在是批评家在发牢骚,因为没有较好的作品;创作家也在发牢骚,因为没有正确的批评。

张二说李四的作品是象征主义(3),于是李四也自以为是象征主义,读者当然更以为是象征主义。

然而怎样是象征主义呢?向来就没有弄分明,只好就用李四的作品为证。

所以中国之所谓象征主义,和别国之所谓sybolis是不一样的,虽然前者其实是后者的译语,然而听说梅特林(4)是象征派的作家,于是李四就成为中国的梅特林了。

相邻小说
极纵无双之正室指南  精分写手成神记  穿书后,我和路人师兄HE了  [文豪野犬]一夜X之后  一夜情后  (向往的生活同人)向往的生活同人  和死对头穿进BL漫画之后[快穿]  和老师在一起是什么体验  (龙珠传奇同人)嘴炮女主最致命  咬红唇  郭沫若散文选集  三更钟  (快穿)攻控系统  和渣女影后协议恋爱后  嘴炮天师当影帝[娱乐圈]  弥天大雾  顶级影后穿成豪门女配  当王子撞上王子  男朋友是个骷髅怪  烈日与鱼/就他嚣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