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6章

第二,杜凤治说案发的源头是梁宽大清早去田里劳作,而被害人谭氏在家睡懒觉,导致谭氏和婆婆发生冲突。

杜凤治这么写是想把案件的责任往谭氏身上引,意在证明被害人也是有过错的。

而且,看语进一步把谭氏描绘成出言顶撞婆婆、撒泼啼哭的泼妇形象,让读者对谭氏产生不了一点儿好感,同时为双方进一步发生冲突埋下了伏笔。

杜凤治是继续朝着&ldo;可矜&rdo;和&ldo;缓决&rdo;的方向努力,想给梁宽留活路。

第三,梁宽杀死谭氏的过程,被杜凤治描述成了双方扭打互殴,目的是想刻意隐瞒梁宽故意杀人的真相。

梁宽先是训斥谭氏,谭氏回骂,梁宽殴打谭氏,谭氏跑了出去;梁宽拿刀追出去,谭氏受伤后扑过来,两人扭打在一起。

这表明梁宽杀妻是谭氏不服管教引起的,而且双方有打斗。

这就降低了梁宽的主观故意,突出了客观因素。

就连描述的伤情,杜凤治用的也是&ldo;划伤&rdo;&ldo;带伤&rdo;等比较缓和的词,受伤的部位是&ldo;右眉&rdo;及&ldo;左右腮颊&rdo;,而非致命部位。

这是继续替梁宽开脱。

第四,在两人扭打过程中,婆婆梁陈氏与谭家的谭亚交十难道会一直无动于衷,看着事态一步步恶化?死者谭氏的堂兄谭观锦,又是一个什么角色?

奇怪的是,梁宽和证人梁陈氏、谭亚交十的供词,在关键情节的叙述上完全一致,甚至梁宽用刀砍伤谭氏的先后顺序、具体部位等细节,几个人都交代得丝毫不差。

更奇怪的是,并不在场的谭观锦,竟然也有同样的供词。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把案情制造成杜凤治所希望的那样。

最后,被梁宽诬陷的赖正义,则完完全全在看语中消失了。

显然,杜凤治把梁宽诬陷赖正义的事情刻意隐去了。

梁宽打死也不认罪的情况也被隐去了,换成了梁宽投案自首、供认不讳。

这样写的目的何在,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

总之,一起杀妻诬陷的案件在官方的初审公文中变成了殴伤致死的案件。

杜凤治这么写,是为了兑现他对梁宽的承诺。

那么,这样的公文能得到上司的认可吗?梁宽杀妻案,能被杜凤治顺利地偷换案情吗?

第四回 如此&ldo;依法办案&rdo;

嫌犯梁宽打死也不认罪,知州杜凤治为了获得梁宽的认罪口供,和他做了一笔交易,答应只要梁宽认罪,就承诺不判他死刑。

最终,梁宽交代了杀害妻子的来龙去脉。

杜凤治判处梁宽绞监候,并写了一道与事实差别极大的看语,把梁宽蓄谋杀妻硬生生写成了夫妻斗殴,梁宽将妻子殴打致死。

那么,上司能认可杜凤治的初审案卷吗?这件违背事实、漏洞百出的案卷,会不会出问题呢?

明清的司法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有严格的审判、复核和纠察环节。

清朝的命案,州县衙门负责侦破和审判,为初审,是最低的审级。

初审后,案子要转给府、道复审。

知府和道台要梳理案子的来龙去脉,判断州县初审是否恰当。

在这个过程中,复审官员有必要过问所有相关人等和相关证据。

相邻小说
金粉世家  被迫继承老婆后  小放牛  过期不候  论狐妖的108种吃法  天命道尊  [综漫]清酒与红酒  鲤·暧昧  我用木雕记录异常  何患无柒[女尊]  骑着蚂蚁看海的少年  渣女重生手札  回到唐朝当总兵  我替天道带句话  重生九十年代纪事  影帝揣着崽崽去种田  重生之扶摇直上  侯门娇香  纯情老公小萌妻  千万别惹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