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9章

军事家随之增多,军事著作也随之大量产生。

到西汉初年,张良、韩信整理

历代兵书时,约有182家,经过他们筛选,选定了35家。

东汉时,班固撰《汉

书艺文志》,收集了53家,790篇,编成书目。

班固把历代兵家著作分为四

大类:一类是&ldo;兵权谋家&rdo;(讲究军事计谋、综合各兵家长处的)、二类是&ldo;兵形势家&rdo;(战略家)、三类是&ldo;兵阴阳家&rdo;(讲究天候、地理、医药、

卜巫的)、四类是&ldo;兵技巧家&rdo;(设计、制造武器装备和讲究战法的)。

自汉以来,各朝各代更加重视利用兵书培养将帅和指导部队训练。

北宋

神宗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军官学校‐‐&ldo;武学&rdo;,同今天一样,办学必须有

育人教材,没有高质量的教材,就不能育出高质量的人才。

据宋晁公武的《郡

斋读书志》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正式颁布《孙子》、《司

马法》、《六韬》、《吴子》、《尉缭子》、《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

对》七部兵书,作为武学学员的&ldo;教科书&rdo;、必修课,后人取名为《武经七

书》,又名《武学七书》。

到南宋初年(宋高宗统治时期),官方曾指定《五

经七书》作为考核、选拔军事将领的重要内容。

这七部兵书堪称我国古代军

事谋略理论大荟萃。

&ldo;七书&rdo;的汇编、推广,不仅在世界东方古国使军事谋略得到了普及,

而且七书中的《孙子》在初唐时就传入日本,被誉为&ldo;百世兵家之师&rdo;、&ldo;东

方兵学鼻祖&rdo;、&ldo;兵学圣典&rdo;和&ldo;世界古代第一兵书&rdo;。

《孙子》流传到欧

洲晚于日本。

开始由精通汉语的欧洲军官用口语传播,到18世纪初,《孙子》

译著在欧洲广为流传,东方的军事谋略在西方也得到了推广。

资产阶级军事

家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中的很多观点同《孙子》相似,但从军事谋

略理论形态看,仍未超过《孙子》。

值得研究的是,在中国,从《孙子》问世之后到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

思想的产生数千年中,虽有无数卓越的军事家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

灭的业迹,在他们的论著中对军事谋略也有一些独到见解,但在这段时间里,

就学科而言,只有军事谋略学知识的积累和某种程度的发展,而无质的突破。

在这样长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不能发生质的突破呢?细而究之,是否可以说

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是武器技术装备的因素。

恩格斯说过,武器装备的发展决定着作战方

式的变革,作战方式的变革,就会促使指导战争的理论发生变化。

相邻小说
强制军服  医冠京华:爱妃,扶朕上榻  我记得我们像风燃烧  仵作娘子  透视邪医混花都  出乎意料  末世非酋大佬[重生]  开始  撞进你怀里1924  山海间  Omega101  大反派,小甜妻  同时在三本书当炮灰男配后  某美漫的特工  心有千结与君系  我有一个霸总朋友  地狱科技  帝国BOSS的巨剑  友从天降  四绝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