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1章

但政府也不允许什么人都能直接把建议或意见递交给皇帝,因此得有一个机构替皇帝处理此事,归纳整理后才递给日理万机的皇帝,这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始于明代,清朝觉得还不错,也拿来接着用,是全国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可能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但是权力应该比纪委要大。

这么解释起来似乎太抽象,换个角度,从它的职员谈起吧。

都察院养了一种人,这种人叫御史,相当于中央纪检监察干部,实际上就是一种以&ldo;找茬&rdo;为主业的官员,他们统一的logo是&ldo;精神洁癖&rdo;,以清扫天下为己任,今天抨击这个,明天指责那个,个个眼睛里都揉不得沙子,因此这种人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叫清流。

其中的佼佼者有张佩纶、张之洞、翁同龢等人。

虽说明清两朝的御史都是以找茬为职业,不过此时的他们,已经远远不如前辈们在明朝混得那么风生水起了。

这主要是清朝的君权比明朝更集中造成的,尤其是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

打个比方吧,明朝皇帝是运动员,经常和御史互掐,但是清朝皇帝是裁判员,指挥下面的御史掐别人。

介绍完都察院,现在回过头看看1895年都察院正面对的大事。

这一年的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激起了朝野人士的强烈反对。

其实,在条约签订之前,大批得到内幕消息的现职官员就发难了。

这些人主要是京官,他们从4月14日起,就接连上奏,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反对自然是无效的!

条约签订后,待在北京考试的大批公车们才知道消息(简单解释一下,公车这个词,是为了纪念国家以公家的车马接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因此公车也可以肤浅地理解为举人士子)。

公车们义愤填膺,开始联名上书,到5月8日截止,共计上书三十一份,联名者一千五百五十五人次,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公车八十人上书,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ldo;公车上书&rdo;始末。

不对吧?大家熟知的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去哪里了呢?

答案是没有!

翻遍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事实证明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现在流传的公车上书大都是采纳自康有为自己出品的《公车上书记》。

换句话说,康有为是在说谎。

那他为什么要说谎呢?为什么要把自己包装成改革旗手呢?

其实这都是康有为后来流亡海外,为了吸引海外侨胞给自己投资,而刻意量身打造的光辉形象。

不过这也不是他唯一一次这么做,他还伪造过一份证据,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话又说回来,那些现职官员、公车们的进言,朝廷采纳了吗?

这批人的进言总体可以分为四大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不可能都同意。

拒和、迁都不用考虑,练兵和变法么,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慈禧和光绪也是这么想的。

相邻小说
日落圆明园  斗裂骄阳  隋唐  女配做错了什么[快穿]  家破人亡后我嫁给了权宦  飞剑问道  [原神同人]崽崽三百岁/阿崽三百岁  医香倾城  古董君,快到我碗里来  美人折腰  温柔知我意  [原神同人]退休养老后被全提瓦特通缉  在逃生游戏中恃美行凶  霸总怀了Alpha影帝的崽后跑了  故土难离  乱步不要妨碍我结婚  一场潮汐一朝晨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金童记  冬夜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