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32章

在失业的情况下,台大哲学系曾经排了三小时兼任课给他,却被反对掉了。

辅仁也曾经想找他,也没成功。

这样走投无路的情形,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坚贞,为教会学校所不能容,另一方面是他的自由主义精神,曾与《自由中国》、雷震、殷海光等,在民主自由思想上同声同气,为当道及其爪牙所顾忌,才会找一教席而不可得。

正好在那时候,唐君毅先生赴台,邀他到新亚,他在晚年,乃在香港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了。

他初来港时只租一小房子,放一床及两沙发,我去看他,坐在沙发上膝盖就顶着床沿,他一样豪情万千的谈话,及后在美孚新村买了房子,太太也来了,显然有安顿下来的决心。

他刚搬去不久,发现太多从楼上丢到街道的垃圾,连女用卫生巾都有,便要我把《明报》上的专栏位置借给他一天,他写了篇短文痛斥。

过了两天,他高兴的告诉我,垃圾没有了。

从这可见出他对新居公共环境之关切,也可表现他安居于港的心情吧?

我想他在香港是快乐的,来到新亚,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志同道合之士,这是文化理想的安顿,能够自由地发表文章,评论时政,著书立说,这是思想、心灵和生命的安顿。

所以有人劝他回台湾,按他的学生司马文武记述,他感叹地说:“每次回台,申请签证常遇到困难,要麻烦老朋友帮忙,而且如果住在台湾,能够爱看什么书刊就看什么吗?爱怎样写就怎样写吗?有没有地方可以发表?”

但在香港却毫无窒碍。

可见他对香港的自由,是非常珍惜的。

这种自由,在看书写作之外,还有,在香港教书,他不会受到上述因信仰方面、政治方面而来的那种困扰。

此外在那时候的台湾,与雷震那样的交往,会有麻烦,但在香港,与罗孚那样的人交往,亦怡然自在。

于是,一个以发扬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儒者,一个秉持自由主义精神的学人,在香港的自由气氛之下,乃有如鱼得水之乐,从早年办杂志,写文章,至晚年教学著书,抒发和实践其职志。

这种自由,在台湾是到八十年代后期才有的,徐先生已不及见了。

我之特别标示这一点,是要说明徐先生与香港有这样密切的关系,乃在于香港有充分的自由。

这是香港最珍贵的特质,希望永远不会失去。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九日

马国亮

梁厚甫首创怪论

读他文章的人,知道他叫梁厚甫。

老朋友则管他叫梁宽。

前者是笔名,也是别号吧。

后者才是他的原名。

又是宽,又是厚,颇有点宿儒的味道。

加上衣履修整,举止稳重,初识他的人,看他有点道貌岸然,以为他不苟言笑,不禁肃然起敬。

起敬是可以的。

以为他是岸然道貌的宿儒,就大错特错了。

梁厚甫其实是个十分风趣的人。

其所以给人错觉,因为他不是嬉皮笑脸的风趣,而是不形于色的风趣。

你问,梁先生贵庚?他会反过来先向你请教。

你说今年虚度七十了。

他就回你说他是七十一。

你说八十,他就说八十一。

总要比你大一岁。

我曾经用尽旁敲侧击的方法,才知道他是一九○八年生的。

照中国的习惯,今年应是九秩大庆了。

相邻小说
雾切2:诺曼兹旅馆侦探竞拍事件  六零穿书养娃记事  嫡长孙  八零之发家养娃  三色猫短篇  每天都被魔教教主威胁  名门天后:重生国民千金  彪悍农家大嫂  星际最强太子妃  私藏月亮  春花厌  凤月无边  我的殡葬灵异生涯  妖王宝藏  伪装绿茶  多少钱都给你呀  病弱相公总演我  毛佩琪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百媚生  同学,有个恋爱和你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