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com

第49章

让我们再看看战役与交战相互关系的另一种情况。

拿破仑进行的战役大部分发生在歼灭性的总交战之前,战役以交战为终结。

施利芬进行的战役就其实质而言,则只以边境总交战为。

由此就出现了以下结果:在拿破仑和毛奇时代,总交战是消灭敌武装力量的基本手段;而在施利芬的企图中,总交战不是那样,而是相反,只起中间和辅助的作用。

无论是边境交战还是实际上随之进行的交战,都没有给自己提出消灭敌人的坚决目的,不但在实战时如此,而且在企图中也如此。

预定消灭法军的时机是在将其逼至瑞士边界之后。

因此,从企图和使命来看,一系列总交战只力图完成击退而不是消灭敌人的任务。

军队的装备和组织编制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如此断然地将拿破仑的能力与施利芬的能力进行比较?其原因就在于生产力和军事技术得到了发展。

数百万人的军队导致绵延上万公里的战线出现,这些军队装备的机枪使他们充满活力、善于坚守。

结果,即便最软弱的敌人的抵抗力也极大地增强,从而导致在不断发展的交战中,进攻的速度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

接着人们发现,国家的铁路系统很灵便,暴露翼侧也不可能毫无阻碍地在国土中间成弧形移动。

防御者的坚固正面有足够的兵力兵器挡住进攻者的正面,并保证对其暴露翼侧构成威胁。

&ldo;奔向大海&rdo;1开始后,绵亘正面被进一步拉长。

1&ldo;奔向大海&rdo;是1914年9‐10月交战双方在瓦兹河以西至北海地区进行的几次战役的名称。

在这几次战役中,双方都企图从北面迂回对方,但都没有成功。

‐‐原编者注

总而言之,无论是战前的理论还是帝国主义战争实践都没能回答,在战线达数百公里的两军总冲突即交战中,应该怎样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何况,消灭敌人的任务是从交战中&ldo;剔&rdo;出来的,只作为战役的终极目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首先是因为在总交战的正面冲突中,谁都没有看见消灭敌人的现实手段;其次是因为保守的军事思想永远会乐于利用旧的样式,而在此种情况下,消灭未被四面合围的敌人的观念,并不符合旧的教导。

如果说蒂雷纳2时代的战略力避总交战而只局限于机动,那么现在则出现了不同的情景:国家的全部力最都被投入交战,以有意避免定下最后决心,尽管从战役终极结果而言,无疑应该努力定下那样的决心。

2蒂雷纳•亨利(1611‐1675),法国元帅(1643)。

1625年参加荷兰军队,1630年到法国军队供职。

40年代任驻德国法军司令。

主张实施战区广泛机动与决定性交战相结合;认为组织军队供应,确保己方交通线的畅通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邻小说
情敌与我手拉手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妖王食用指南  放开我的小裙子  她是人质  莹石·仙劫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  对我动心试试  浪花与姥姥的漂亮房子  天阙辞  (剑三同人)歌尽关山几重云  水妖大佬怎么就不听话呢  608男生宿舍  小姐不开窍  你知道我喜欢你吗  有座香粉宅  第一婚宠:重生娇妻有点甜  四嫁  穿成魔尊的恋爱脑小娇妻  喷子魔尊,在线掉马